退休养老金是为了保障退休职工老有所依的重要保障,所以国家每年都会调控退休养老金的发放。从2005年开始,我国养老保险已经连续15年连涨,虽然增长的趋势总体在下降,但依旧是非常可观的张增趋势。从2015-2016,平均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10%,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增长趋势下跌,降至5%左右,预计2020年的增长依旧会稳定在5%左右。
虽然养老金一直处于涨幅阶段,但是很多退休职工对养老金的调整还是有很大意见的。有的人认为职工在退休后并没有身份差别,应该统一增长;也有的退休职工说应该按工龄的长短,适当进行养老金的增长;还有的人认为养老金低的应该涨,养老金高的少涨或不涨,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唯一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除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之外,仍然没有统一的意见和调整方案。
退休人员涨工资怎么计算?
定额调整
所谓的定额调整就是符合退休金领取的职工都可以等额上涨,要么不涨要么一起涨,所有的退休职工都待遇相等。不过根据各地区养老金水平的不同,定额调整方案也有着不同的调整策略,主要是根据各地财政收入情况来看。
挂钩调整
挂钩调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按缴费年限挂钩,也就是说每多缴纳一年会多增长1-3元的养老金,也就是说职工缴纳的年限越长,增加的钱也会越多。第二个方面就是与当地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是根据前一年的养老金水平进行调整,一般增长范围在1%-3%之间,很多地区能拿出2%的调整比例已经相当不错了。
倾斜调整
此政策主要针对那些高龄退休职工和偏远地区进行倾斜,不过因为各地区对高龄职工的定义不一样,所以也是不尽相同。举个例子,比如北京市的高龄定义就是65岁,很多省市的退休职工达到70岁才能享受倾斜调整政策的优惠。之所以向偏远地区倾斜,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去偏远地区建设。不过想要在偏远地区退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要在当地缴纳10年以上的社保。
特殊倾斜
举个例子,像在西藏、新疆等地的退休职工,如果养老金低于1500元,会在调整基础上额外再增加50;天津市对于那些缴纳年限在15年以上的退休职工,养老金不足3220元时,每年缴费年限额外增加1.2元;河南省是低于1000元额外增加20元。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措施,企业退休职工提高比例基本稳定在5.5%左右,而像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来说,退休职工比例仅为4%左右。因为国家也有自己的考虑,现在的调整政策已经充分照顾到了大部分职工退休后的各种需求,不可能满足每一位退休职工的需求。
通过今年的调整,低水平养老金的职工能拿到的比例会略高一些,不过也不会太高,而且未来保值能力也很强;至于那些高水平养老金的职工来说,保值能力相对要差一些。
更多信息戳下方链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2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