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是朱元璋屠刀下的第一个冤魂,只因他知道老朱的一件亏心事

他是朱元璋屠刀下的第一个冤魂,只因他知道老朱的一件亏心事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一批共封赏六公二十八侯,明初叱咤风云的猛将谋臣,比如耳熟能详的徐达、常遇春等人,尽在其中。这批人在战争年代跟着朱元璋浴血疆场,上刀山下火海,把朱元璋推上皇帝宝座。明朝开国后,他们凭借盖世之功,憧憬着能享受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遗憾的是,他们看走了眼,这位朱大哥当上了皇帝,却把往日同生共死的老弟兄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明朝开国功臣中,也就成为历代开国功臣中最为不幸的一批人。他们前半生抛家舍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朱元璋打江山,侥幸活到开国后,却被朱元璋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痛下杀手。


明朝第一个被杀的功臣,是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被杀。廖永忠血战半生,仅仅换来八年富贵,就被朱元璋拉上法场砍了头。廖永忠被杀的原因,《明史》记载为“僭用龙凤诸不法事”,意思是违反制度,擅用有龙凤图案或形象的衣服、器物等,说白了就是阴谋造反。

明眼人一看可知,这个理由实属牵强附会,荒唐不值一驳。廖永忠之被杀,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一件亏心事。这件事,大明朝两个人亲身参与,一个是朱元璋,一个就是廖永忠。这件事,事关朱元璋的帝王威信,和他在后世史书中的形象,非同小可。因此朱元璋才会痛下杀手,以老弟兄的性命洗刷自己的清白。


这件事就是小明王韩林儿意外死亡事件。韩林儿,是北方红巾军拥立的宋国皇帝。在元朝末年的众多义军中,享有极高地位和号召力。他势力最盛时,朱元璋等众多义军首领和军阀,都把韩林儿奉为主公,接受他任命的官职。随着北方红巾军势力的衰退,韩林儿已渐渐成傀儡和牌位。

虽然韩林儿已经成为空架子,但由于他是各地义军唯一公认的皇帝,把他掌握住,可取得类似“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因此他一度成为各派军阀争抢的对象。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在安丰之战击败张士诚,把韩林儿抢到手中。然后他把韩林儿安置到滁州,供养起来。


随着战事的发展,形势的变化,韩林儿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甚至变成一个烫手山芋。众所周知朱元璋起兵就是为了当皇帝,如今头上却压着韩林儿这个牌位,天下平定后,是让他当皇帝,还是把他杀掉?自己打下江山让韩林儿当皇帝,简直是发疯,但若把他杀掉,又会背上弑主叛逆的恶名。当初刘伯温就预见到这个问题,并劝阻过朱元璋:“不宜轻出,假使救出来,当发付何处?”


如今果然被刘伯温料中。朱元璋进退两难。不久就发生一件意外之事,韩林儿死了。龙凤十年十二月,朱元璋派遣大将廖永忠,前去滁州把韩林儿接到应天府。途中过长江时,韩林儿乘坐的大船莫名其妙地倾覆,他被淹死在水中。同船的廖永忠却安然无恙。《明史》记载,事后朱元璋“以咎永忠”,对他有所不满,但并未作出任何惩戒处理。


韩林儿之死,幕后元凶正是朱元璋。按照常理分析,事后谁是最大受益者,谁的嫌疑最大。朱元璋因此可列为首要嫌疑人。因为韩林儿之死,为他称王称帝扫清了障碍。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韩林儿之死纯属廖永忠揣测圣意,自作主张,想以此邀功请赏。但廖永忠在明朝武将集群中地位,远不如徐达常遇春,属于第二层次的人物,若无朱元璋授意,他绝不敢对韩林儿这样身份的人物下手。


韩林儿之死,旁人可以云里雾里,朱元璋和廖永忠两人心如明镜。正是因为廖永忠知悉大明皇帝的这件亏心事,才会让朱元璋耿耿于怀,看见他就如芒刺在背,才会在开国后,迫不及待第一个杀掉廖永忠,想杀人灭口,结果欲盖弥彰。屠寄《蒙兀儿史记》记载:“朱元璋弑其主韩林儿,伪宋亡。”弑主自立的恶名,他是逃不掉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1206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