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大家好!
时间本身是变化的,时间是看不见的,和肉眼可见的事物或人不同,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时间就在我们周围,时间的特殊性让幼儿园的孩子很难直接理解时间的概念。
前期我们的数学思维小课堂中提到:在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当中,认知时间这一方面要求孩子能够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有初步的时间观念,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今天就为家长们分享一本数学绘本《时间的故事》。
这本绘本旨在让孩子了解时间,了解钟表和时间的多种特性,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这本绘本的故事性可能不够强,更多的是通过图片来告诉孩子有关时间的特性,更类似于科普绘本。所以,阅读这本绘本需要妈妈们更多的拓展和自由发挥哦。
一、绘本简介
这本书让孩子了解了时间的多样性,展示了人们为什么发明了钟,同样长的时间为什么有时觉得时间长,有时觉得时间短。在这本书也介绍了从孩子的角度来解读“一秒”、“一分钟"、“一天”等概念。
当然,这部分内容需要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认知程度和年龄来有选择的阅读。
在小班年龄阶段还是需要注重感知就可以了,感知太阳的升起落下,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和自己的长大,当中时间的流逝,从而更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与客观事实使学生理解时间的特性。
2.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绘本精读
(1)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由宇宙奥秘引入时间观念。(P2、3)
以探索科学奥秘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太阳、地球……)
第一缕光来到世界是哪一天?难道早在这个世界产生之前第一缕光就流向了我们吗?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我们
(2)探究新知,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的特性。
①时间是早晨、中午、晚上这样重复的。但是时间是不会回来的,每天都是全新的一天。
②我们是按照四季,过了春夏秋冬,要再过春夏秋冬。
家长总结: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只是因为太阳每天升起,而这种自然的反复特性,使我们感到时间是“循环的”。(P5)
③时间是个淘气鬼
提问:时间是不是像这样一会长,一会短?
其实虽然我们在玩的开心时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无聊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实际上时间的长度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感觉有时长、有时短。
④那人们怎么知道时间呢?
提问:瞧,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人们为什么发明钟呢?
总结:为了让时间不能随着心情变长变短,人们就发明了钟表。
这里家长可以展示各式各样的手表、钟等给孩子。
(3)时间是裁判
①认识秒(P13、14、15)
闭眼,再慢慢睁开眼睛的时间,大约就是1秒钟。
家长可以用秒表演示倒计时的声音,使孩子但是感官直接地感受1秒的长度。
②认识分(P16、17)
60次,闭眼,再慢慢睁开眼睛的时间,大约就是1分钟。
家长可以用沙漏,使孩子用眼睛直接地感受1分钟的长度。
③认识小时(跳过,等到中班再感知)
④认识一天(重点,绘本上没有,但是家长要带着孩子回忆。)
提问:一天有哪些时候?
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让幼儿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认识晚上——出示晚上图片: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家里亮着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带领幼儿念读词汇:晚上。晚上,街上的路灯会亮吗?如果没有路灯,我们能看得清吗?(不能)让幼儿说说晚上在家干什么?
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4)知道时间是一去不返并且不能停止的(P24—31)
感知爷爷奶奶的老去、宝贝的长大都是时间的流失,所以更要珍惜时间,珍惜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0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