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大汉王朝分崩离析,诸侯势力相继崛起,在关东的十八路诸侯中,袁绍、袁术兄弟俩格外的亮眼。袁绍占据河北冀州、并州两个要害之地,一统河北,袁术拥有淮南、江东大部分沃野千里之地,可以说是诸侯中数一数二的翘楚。
东汉末年
可惜的是这兄弟俩并不和谐,袁绍虽然年长,但是庶出,一向被袁家嫡子袁术所嫌弃,兄弟俩生死不相往来。倘若这兄弟俩与孙策、孙权一样,能够并肩作战,是否有可能在诸侯的中原逐鹿中脱颖而出,称霸天下呢?
其实袁绍在历史上的风评还是挺高的,关东第一诸侯的名声得到普遍的认可。
沮授评袁绍: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兄弟俩
而袁术则负面新闻比较多,就连罗贯中老爷子也是严厉批评。
罗贯中: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我们不妨采用孟子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理论对这两兄弟进行剖析,真相令人吃惊。
《孟子·公孙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甄姬
一、天时:出名趁早,崛起于乱世之秋
这袁氏兄弟可以说很有远见,在大汉王朝式微的开始,就已经着手筹备自己的势力了,等大屠夫董卓乱京城的时候,已经初成气候。袁绍从一个城市的太守开始,快速扩张吞并,很快占据了冀州、并州、幽州等大部分的地方,名义上统一河北。当时河北在战略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袁绍也算是东汉末年的最强诸侯。
而袁术也并不比哥哥差,在京城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偷偷溜回汝阳,然后东征西讨,占据了淮南大部分地方,江东也顺手牵羊,还将猛虎孙策揽于麾下,要说十八路诸侯,哪一家最有钱,估计袁术能够上榜首。这兄弟俩,早早看破时局,没有在黄昏的帝都洛阳城撞破脑袋,在地方做大,可以说是拥有了最好的天时,扼杀其他势力于出头之初。
枭雄
二、地利:险要河北,沃野淮南
河北地区,背靠燕山,东接大海,南临黄河,西边的三晋之地,自古多雄关,可以说是自古英雄崛起的风水宝地。而且河北多侠义之士,很容易练就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兵。同时,河北地区到处是平原,有利于种植农作物,只要不是大旱之年,收成都不错。袁绍估计早就看中了这一点,才选择了这块地盘。
而淮南之地,在当时而言,可以说一片沃野,拥有最好的沃土,长江淮河的滋润,是筹集粮草的好地方。江东地区更是逐渐崛起的鱼米之乡,袁术误打误撞,占据了这一带,可以说是占尽了地理优势。
诸侯割据
三、人和:兵多将广,谋士众多
倘若对十八路之后旗下的谋士名将进行盘点,袁绍的阵容估计会亮瞎其他人的眼睛,谋士有审配、田丰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能人,有些善于治军,有些善于谋略,有些善于内政,可以说是豪华版智能团。而武将方面,也是高配,颜良文丑天下无双,张郃、高览也是当世名将,随便拉一个出手,都能够独当一面。
袁绍军团
谋士:审配、逢纪、田丰、荀谌、许攸、郭图、辛评;
名将:张郃、颜良、文丑、高览、淳于琼、鞠义等;
官渡之战
袁术的阵容稍微次一些,但也并不差,谋士有袁涣、杨弘等,也是颇有见识的人才,而武将方面,纪灵当得上名将,可惜的是孙策,这个孙氏猛虎,倘若袁术能够将其用好,估计江东早就平定了。良禽择木而栖,只要你拥有好的地盘,好的人才,自然会上门而来。
袁术军团
谋士:袁涣、杨弘、阎象、袁胤;
名将:纪灵、孙策、张勋、桥蕤、乐就、韩浩;
由此可见,袁氏兄弟手下人才济济、兵多将广,算得上是超一流的配置。但是问题出在这兄弟俩用不好这么多的人才,导致麾下的谋士武将拉帮结派,各自为阵,不能够起到合力的作用。而且袁绍本人智商不高,偏听偏信,官渡之战就是一个典型,不听田丰的肺腑之言,导致大败,由此一蹶不振。
江南美人
因而,袁绍、袁术兄弟结盟不是重点,关键是兄弟俩的格局不够,不善于用人,手下一盘散沙,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即使联手作战,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迟早会被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大枭雄给击破,不能够走到最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5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