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诈骗团伙们又要出来“冲业绩”了,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四通八达,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分分钟让你掉进陷阱里。
前段时间,在大石南大路植村牌坊附近,A先生被一名假冒香港人的男子以借电话为由,骗走一台苹果手机,价值约5200元人民币,经侦查,12月14日凌晨,民警在大石街某电子城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路边借电话,我们一般会出于好意而借给对方,但相比这种接触性诈骗,现下通过网络假冒进行诈骗的案例更多。
事例一:
2019年11月7日,在大石植村工作的B先生收到一个陌生号码添加其QQ,对方准确说出其在北京读大学女儿的姓名,添加好友后,“女儿”说学校邀请了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到学校培训高等数学、计算机知识和商务英语三门课程,一共需要交纳108000元培训费用,还发了清华大学培训通知书的截图过来,当时B先生就相信了对方,担心女儿在上课就没有打电话过去,然后“女儿”又发送了“教务处李主任”QQ号码让B先生添加,最终,B先生按照“教务处李主任”的指引下,分两笔转账“培训费”108000元到了指定银行账号。后来B先生与女儿拨打电话,女儿告诉她很久没有QQ了,B先生才发现上当受骗。
事例二:
时间再往前推,今年4月份,大石派出所民警在大石街石中一路某房子抓获一名涉嫌通过微信冒充他人身份诈骗的男子,经审讯,嫌疑人供述于2019年2月底至3月期间在大石街通过电话、微信冒充他人身份的方式共诈骗5人次,诈骗涉及金额共约9000多元。
通过网络诈骗,可能骗子往往不在本地,而且更容易通过各种手法获得信任。
目前,骗子不再局限于直接电话或者当面救急,很多是通过微信、QQ等较为常用的通讯软件,诈骗团伙就是利用熟人心理,甚至往往会模仿一模一样的头像和昵称,来造成视觉上欺骗,让对方减少戒备心,很快速就能得到转账,使得被骗的概率大大提升。
冒充诈骗大致有以下几类:
1、冒充同学/朋友
2、冒充家长/子女
3、冒充电商平台客服/快递客服
4、冒充银行客服
5、冒充领导/老师
6、冒充快递员/客服
7、冒充公检法
诈骗提示
当有人让你转账,
一定要警惕!
说给你钱但却要你先转账的,
更要警惕!
也许你觉得这些诈骗手法一看就是骗人的,但也许事情真正发生到你身上,身处其中的你未必会这么想。
所以,多了解、多防范总没错,特别是年底了,请看好你的荷包~
【记者 小惠】
【编辑 峥辉】
资料来源于大石街综治办、番禺反诈
来源:微社区e家通大石在线(微信号:xxsbejtds)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0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