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夫君
身份:您的朋友
本文大概
3600字
阅读需要
10分钟
1
截止本周,各省份高考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有许多考生收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向往。
清华大学,作为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令无数学子心向神往。被清华大学录取的考生大多会欣喜万分,家人们也会激动不已。但今年却有这样一位考生,当他得知自己考上清华大学后,全家人竟在一起抱头痛哭,而很多网友得知真相后也被感动地泪目。
毕业于江苏如皋中学的周宇鹏,今年以421分(江苏高考总分48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然而谁能知道,这张珍贵的录取通知书,隐藏着父亲的秘密。
去年7月,周鹏宇的父亲周建中确诊肝癌,但是考虑到儿子即将高考,夫妻俩决定隐瞒。
周鹏宇知道父亲生病了,但是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直到有一天无意间发现了诊断书,才知道了这个被父母隐瞒的秘密。
他装作不知道,将压力变为动力,一心埋在学习上,今夏终于迎来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此来回报父母。
录取通知书带给了全家短暂的快乐,烦恼和忧虑接踵而来,周建中看病已经花费二十多万元,现在每个月需要吃靶向药物,一粒药一百块钱,一个月的药费医保报销之后,还要自费一万五千元,长期服药带来很多副作用,周建中的身体非常虚弱。
在学费成为难题时,许多好心人带着善意涌向这个家庭,周鹏宇接受采访时说:“这么多有爱心的人来帮助我们,我也会把这份情谊传承下去。”
2
马东在《奇葩说》“我没有上进心有错吗”的辩题里曾说过,“我们这一生作的选择太多,但是我们没法选择怎么生,也没法选择怎么死,我们能选择的只有两件事,这一生怎么爱,这一生怎么活。”
每个人作怎样的选择都是我们的自由,可对于周鹏宇这样的寒门学子、家境特殊的人而言,当你的起点比别人差时,努力奔跑确实是为数不多较好的出路。
“十年寒窗,百炼成钢”,每个人才的成长,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天下的快乐和幸福,来之不易。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制度中,有这样一些寒门学子用小小的肩膀扛起自己的重任:
蒋泽战
2019高考获得685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专业录取。
蒋泽战今年19岁,是一个阳光帅气沉稳的小伙子。这个出生在罗汉镇老山田村的农家娃,小学曾就读于老山田村希望小学。
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名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文曲星”,其父亲今年已经59岁,母亲51岁,其父亲和母亲都从来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这些年,他的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和他一个的姐姐和两个哥哥抚养成人。
由于其父亲和母亲身体不好常年生病,他的两个哥哥就承担起了家庭重担。鉴于他家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当地政府将他家列为精准贫困户,给予扶持,2018年,已经搬迁到兴义的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
蒋泽战在学习上,一直靠自己。来自农村的他,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的非常透彻,这些年一直非常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演绎了现实版的“鲤鱼跳龙门”。
江群
2019年高考 以681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
图片上的阳光男孩叫江群。江群的家在贫困的小山村中,河南商城县余集镇塘湾村。2008年他的父亲查出肝硬化转肝腹水、消化道出血,因救治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外债。江群的家成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为了摆脱贫困,江群的母亲在别人弃耕的十几亩土地上辛勤耕种,养了两口老母猪,还辟出一块菜园。在种庄稼的空闲时间她也会打零工,帮别人犁田、打耙、捆稻、挑稻……就这样,江群的母亲靠着打零工、卖农作物和猪崽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邻居说,江群妈妈干的农活,需要3个男劳力才能干下来。常年的过度操劳使他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只能依赖药物维持精神状态。
在家庭的重压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江群却从未放弃学业,他反而感谢命运带来的磨难:
“少时家境的贫寒,让我明白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母亲的叮嘱更让我清醒。所以我比任何同龄人都清楚,学习是我唯一的出路。唯有刻苦学习,才能走出农村摆脱贫困。正是这种信念让我考上了理想的高校,所以我感谢贫困,种种的磨难让我更加坚强。”
胥文豪
2019年高考成绩688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胥文豪的父亲没有固定工作,长期靠打摩的为生,母亲则是一名家庭妇女,姐姐工作早也赚些钱贴补家用,一家四口长时间居住在仅有15平方米的破旧房间。
中考结束后,胥文豪的姐姐给他准备了一款市场上很热门的手机作为礼物,不过胥文豪怎么也不收,最终决定把新手机给妈妈用,自己则用妈妈充话费商家送的按键老人机,而且一直用到高考结束。前来家里讨教“读书经”的家长,在看到胥文豪的手机后,有很多沉默不语。
要知道,这种按键的老人机,一般只有电话、短信功能,所以胥文豪高中三年就没有用手机玩游戏和社交软件的经历,也许这是他取得如此优异高考成绩的原因之一。
胥文豪从小就特别懂事,从不会吵着要买什么、要去哪儿玩,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去南昌串亲戚。以前,姐姐时常会提出带胥文豪去玩,但是都被婉拒。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姐夫姐姐提议一家人去上海旅游,胥文豪才终于点头同意。
罗欢
在2019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通过“筑梦计划”进入北大
罗欢,自小便在偏远县城长大。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常年在外,一家人皆靠着父亲那微薄的工资生活,从小到大,他都很少买新衣服,也几乎没玩过电脑游戏,生活平淡而清苦。但“身在井隅,心向璀璨”,罗欢从未抱怨,他积极面对生活,勤奋刻苦、昂首向上,一直在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
他很小就懂得父母的不易,倍加珍惜学习对机会,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子,同学心目中的“学神”。但生活又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就在他朝着梦想紧追慢赶的时候,他因为身体原因频繁出入医院,在最为关键的高三,因为手术请假一个多月,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贫穷与病痛面前,他咬紧牙关继续前进。再次回到学校后,他比以前更加努力,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通过“筑梦计划”进入北大。内敛腼腆的他,每次谈到北大时,都是难掩的激动。他说:“虽然这些年很累,但我觉得能够进入北大,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维与心境的成长,是在困境永不放弃的坚持,是心有所想便一往无前的勇敢。我会将中学阶段所获知识,所成习惯,所养心境带入北京大学的圣殿,期待在那里绽放出新的光彩。”
谌彭州
2019年高考以理科68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
谌彭州有两个姐姐,都在校读书,母亲体弱多病,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父亲打工,经济条件相当困难,学习和生活条件可想而知。但谌彭州没有因此放弃学业,反而以艰苦的环境为动力,发奋读书,寄希望于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高中三年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谌彭州始终不忘学习方能成才这个初心,无暇顾及城镇的繁华,挑灯夜战、埋头苦学,三年如一日,坚持向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前行,将学习成绩从入学时的全年级78名飙升到第一名。功夫不负苦心人,谌彭州辛勤的付出终于迎来了丰硕的回报,成功圆了清华梦。
3
以上这些寒门学子的故事不也正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吗: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但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完全决定于我们自己的感受。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说到这里,不禁想到了最近一张很火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截图:
7月23日,华为总裁办发布了一封邮件,宣布对8位2019届应届博士毕业生实行年薪管理制度。
这些应届博士生们的年薪,最高有201万,保底的也有89.6万。华为此次招收的8位应届生,都是怎样的人呢?简单展示一下:
钟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
秦通: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
李屹: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
管高扬: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博士
贾许亚:清华大学,本科直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王承珂:北京大学博士,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
林晗: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睿:中科院博士,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计算数学专业
没错,清一色的名校博士。这8名博士中,有两位寒门出身,一位来自农村。他们刚刚迈出象牙塔,年薪便顶上很多人10年的收入。
你可能会说,这是华为的特殊情况。那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知名互联网企业博士的待遇。
▲来自知乎@甜草莓
你看,不用多说,博士们的收入,确实高人一等。
在“读书无用论”、“阶层固化论”等等观念流行的社会,博士用年薪告诉人们:
“读书,是一个人上升的最佳途径。”
4
以前人们总说学历不能代表能力,但他们似乎忽略了,学历背后是素养、是能力,是契而不舍的努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很多一流企业都声称学历不重要,但他们从来不去二流学校招聘。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
唯有读书,才是不被这个飞速运转的社会抛弃的唯一方式。
每个人都喜欢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无须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话。
▽
千万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别在该学习的岁月里放弃读书。
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些年苦读的岁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轻的苦。
编辑丨宋一文
来源丨泛夫课堂:高考之路,保驾护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