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写给严重亏损股民的一封信

写给严重亏损股民的一封信

但凡盘面出现“赤脚底”形态,砸锅卖铁满仓干,后市不是涨停就是涨不停!

在股票市场里,风险是要自己承担,而获利当然也是自己享受。如何享受获利?如何承担风险?只在买卖之间。买进然后持有,似乎是获利的不二法门。当然,买到下跌股或者是不涨股者除外。

买卖之间其实平淡无奇,打通电话或者鼠标一按就解决了,问题是决定做上面的动作之前,你的决策过程,恐怕不是平淡无奇的,它是你对公司基本面的了解,它包括你对股价的预期,它当然也需要很多技术面的佐证,然后,在你认为最适当的时刻按下快门。

什么时候是最适当的时刻?不计较最低点,不计较最高点,重要的是安不安全。可以防守的点,看得见就是安全,看不见就是危险。不信,一样的砖头摆在地上和摆在悬崖边,你站在上面看看,这样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危险。

现在的盘,安不安全?分线级数的下杀对短线客来说可能是重挫,分线级数的上涨也可能是喷出,但是对长期投资的人来说呢,也不过是小小的涟漪。所以安不安全完 全在你的机制和你的认知。以本人的方法来看,短、中、长都还没有立即的危险,但是要我买进,现在...还不够安全。买卖之间真的很难拿捏吗,也未必,专心看图,时间到了它自然会告诉你。

一只处于持续上涨的个股,往往会存在一个主升浪表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该股上涨速度最快的时期,因此也成为投资者最希望抓住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偏好短线操作的投资者,总是希望能够在不同的个股主升浪中进行参与,以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个股主升浪的几个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中参考,寻找其中的投资良机。

什么是“赤脚底”形态?

脚底有其形成机理。庄家往往在下跌后期有一个加速赶底的动作,快速跌到底部后就形成了脚跟,因为快速下跌后有反弹,反弹到中长期均线(在此处一般指的是60日均价线)处必然遇阻回落,之后股价在中长期均线的压制下逐步走低,此时的中长期均价线就像脚背,股价的回落能够不创新低,最后股价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如果曾有庄家在足部区间的话,此时往往会放量突破各种均线(从脚趾上飚起)而走出一段上扬行情。

技术特征:

1、连续大跌后,慢慢止跌盘整才有机会形成此形态;

2、反弹到中期均线附近遇阻回落;

3、回落的底点不能跌破前期第一个底部,成交量呈芙蓉出水形态,反复振荡筑底构成圆弧底等底部形态;

操作要领

脚跟在A处,股价经过最后快速打压,最坚定的持股者也难免跟风。然后,庄家反手做多,加快捡筹码,股价上升。这一跌一涨,形成脚跟图形。

脚底在B处。庄家收集筹码推高股价至E点,开始震仓洗盘,其目的是吓出跟风盘,打压股价,以利于在低价区继续吸筹。从F点至C点,股价长期潜伏在60日、120日平均线之下,形成脚底图形。

脚趾在C的位置。当庄家发现大盘环境好转,有利于拉高股价时,就加大收集筹码的力度,股价开始上升,形成脚趾图形。

脚背在D的位置,它是250日价格平均线,即年线,其自然的弯曲线条,形成脚背图形。

完整的赤脚图形实际上是庄家完整的过程。由于这种图形往往是庄股启动前的征兆,被股民戏称“赤脚大仙”。遇到“赤脚大仙”时,进入太早了,怕“赤脚大仙”再睡一大觉;进入太晚了,又怕“赤脚大仙”飞奔。合适的位置,在股价放量冲过年线至前头部E点之间。

实战案例:

赤脚底的关键是脚下一定要放量,而且最好是底部抬高,这样才是健康的脚,底部都不抬高的,那就不是赤脚底了,可能演变为圆底等其它形态了。

量是关键点,量缩放要有规律,除了脚底要有量,还有突破脚趾头时也要放量,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股价盘整到脚趾头那个位置时必须各种中短期均线几乎收敛在一起,那才是最有力的脚趾头,只要有量的配合就容易飙升!

技术指标不是万能的,但它是股海中的救生衣。

1、不要试图去猜大盘是否见顶,况且即使大盘见顶你手中的股票仍在补涨 中,你也要卖掉吗?让均线来帮我们判断(30/60都行),你手中的股票也是一样。跌破就卖掉,涨上就买回。

2、不要试图去找一根万能线来帮助我们做出买卖的决策,因为多次的买卖是庄家所希望的,但我们自己不能乱,买卖要有依据。即使事后证明是无效的买卖,只要当时有依据就行了,过分事后自责只会使自己以后的行动犹豫不决,正中庄家圈套。

3、对不同的股票不要有相同的预期,因为我们用同一种指标来侦测不同的股票,盈利效果肯定不一样,出现买卖信号就行动,不要与以前比较,否则会搞乱我们的操作思路,使我们怀疑自己的指标是否正确。

4、周线比日线准确,日线的波动是庄家使得诡计,迷恋日线说明你是菜鸟。注定你要失败。月线的使用者是大智若愚的高手。

5、相信技术指标比相信股价更重要。眼前一目了然的东西往往具有欺骗性,内在美才是你一生的追求,外表美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6。永远不要忘了突破后面紧跟着的是回抽,即使有个别例外。个性和共性别搞混了。回抽吸纳永远是制胜的法宝。回抽后的图形有人认为要大跌有人认为刚起步,这就是菜鸟和大侠的区别。

1.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这是一句股谚,蕴含了大道至简的规律性。为了实现低买高卖,获取超额利润,主力必然在股价的低位吸纳足够多的筹码,而对于大资金而言,这种吸纳筹码的过程有时会非常漫长。

超大资金不像中小散户几秒钟即可买进一只股票,而是会考虑买进的成本、布局的时间周期、市场大环境等因素,使得吸纳过程成为一种战略性的计划。

在 吸纳的过程中,主力会采取反复的震荡、拉升、打压、砸盘、箱体内高抛低吸,甚至不惜用“苦肉计”的方式让投资者交出手中的廉价筹码。主力耐心地在底部尽量 获取足够多筹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遵循“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策略,用赌徒的话说就是:“不胡则已,要胡就胡个大的。”

筹码吸纳战略完 成后,主力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拉升股价来获得足够大的上涨空间,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因为只有足够高的“竖”(利润)才能把足够多的“横”(筹码)兑 换成真金白银,完成战略性筹码的空间转换。如果能够明白这个博弈过程,那么不难理解为何主力资金在中长期均线附近长期横盘、潜伏,也不难理解“横有多长, 竖有多高”了。

因此,主力资金长期横盘中长期均线是一个战略性蓄势的过程,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虽然主力资金在中长期均线附近横盘是为了吸 纳足够多的筹码,但是股价向上爆发往往需要一个上涨的契机来“点火”。那么什么是上涨的契机呢?就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剂。根据A股市场的特点,除了业绩突变 这个基本面因素外,是否具有诱惑力的题材是股价能否被“点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股价上涨催化剂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是股价完成上涨前的技术性准备,而股价向上的爆发往往需要上涨催化剂——题材的刺激!A股市场是个讲题材的投机场所,有时甚至到了“崇拜”的境地。一个符合政策导向的热点题材往往可以使股价短时间翻番。

价 值投资者对于题材通常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但是价值投资在中国资本市场同样受到诟病,原因是中国股市还处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国际上还处于封 闭状态,股市受政策影响非常大,还没有像发达国家股市那样经历过脱胎换骨的过程。上市公司治理还不规范,市场投机浓厚,期望在这样一个市场里进行完全的价 值投资往往是一厢情愿。其实,笔者不是反对价值投资,而是更认同价值投资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尤其对于炒股票的股 民而言,机会与风险都是等同的。黄金坑就是“上帝”给你的机会,但一定是少数投资者能够把握,埋伏其中,而大多数投资者势必是追高的套牢族。道理很简单, 许多投资者在股市中总是把恐惧与贪婪搞反,这也是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的规律性。

要想成为赚钱一族,除了条件框架的追涨之外,潜伏黄金坑既是后发制人式的操作,同时也是相对安全的操作。因为与追涨相比,低吸更容易控制风险,有效的低吸甚至可以把风险最小化。

炒股要先学好技术,积累出一定经验,在牛熊市的实战中反复演练,水准方能水涨船高,此外别无他法。学习用简单的东西去分析看大盘,先是从个股来看大盘,个股的活跃度,第一板涨幅怎样,热点板块龙头操作思路,后看熟悉股票主力的操作思路,最后加成交量就先知趋势会怎样。

炒股是应该用心的,但不能痴迷。抛弃学习、娱乐等正常生活,一门心思钻进股堆里不仅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更由于远离现实生活而不可能看清股市。适当地同股市保持一定的距离,抽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就会使人精神振奋,头脑清醒。而且离虚拟市场远了离现实社会就近了,分析问题便更加客观准确,炒起股来也就会得心应手得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喜欢小编的文章吗?如果想学习更多,请关注公众号越声研究yslc8287)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3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