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2年冬季十月,前秦皇帝苻坚在太极殿会见群臣,和大臣们商量讨伐东晋的事宜。《资治通鉴》记载:"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偶,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族,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
前秦皇帝苻坚
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丗祖,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在位期间,他任用王猛,压制不守法令的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注重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先后灭掉前燕、前凉和代国,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国力的强大让苻坚勾画了灭掉东晋政权、统一南北、建立大一统政权的宏图。当他把讨伐东晋的事宜提上朝堂以供群臣讨论时,大臣们众说纷纭,主要分为两派:支持派与反对派。
支持派中,有秘书监朱彤,冠军将军、京兆尹慕容垂。"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壁军门,则走死江海,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这是朱彤给苻坚的溢美之词,大意是:陛下您替天行道讨伐东晋,晋朝国主不是投降就是仓皇出逃葬身于江海。陛下皇恩浩荡,体恤东晋臣民,然后回车东巡,封禅泰山,这是千载难逢机会。这个马屁拍的苻坚十分高兴。慕容垂向苻坚的进言更是讨得苻坚欢喜,苻坚赏赐慕容垂五百匹帛。
反对派中,有尚书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阳平公苻融和太子苻宏。苻融对苻坚说:"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意思是:一、天道不顺;二、晋国本身无灾祸;三、我军频繁征战,士兵疲乏,百姓怀有畏敌之心。苻融接着对苻坚说:"陛下宠爱的鲜卑人、羗人、羯人,让他们住在京师,这些人都对我们都有深仇大恨,太子独自和数万残兵弱将留守京师,我害怕他们会在不测之时反叛从而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苻坚听完之后,依然不听建议,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攻打晋朝,如秋风扫落叶,于是忽视反对派的意见,下诏征召军队,开始着手大举入侵东晋。
当时,前秦是个多民族融合起来的国家,民心、军心很不稳定,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如果战争胜利,鲜卑人、羗人、羯人就会乖乖服从苻坚的统治;如果失败,那些被统治的民族就会趁机谋乱。苻坚错误地估计了前秦当时的国情从而发动战争,为淝水之战失败之后前秦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督率张蚝、慕容垂等人的步、骑兵二十五人作为前锋。慕容楷、慕容绍向慕容垂进言说:"主上骄纵傲慢,叔父建立中兴大业,就在此行!"慕容垂早有打算,与两个侄子不约而同。
八月初八,苻坚兵发长安,将士共有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旌旗战鼓绵延千里,浩浩荡荡。九月,苻坚抵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刚刚到达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州和冀州的军队到达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阳平公苻融等人的部队三十万,先期抵达颖口。
东晋下达诏令,任命谢石为征虏将军,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率兵八万抵抗前秦,命令胡彬带领五千水军援助寿阳。
冬季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率兵攻克了寿阳,慕容垂攻下了郧城。胡彬退守硖石,苻融进军攻打硖石。前秦将领梁成率兵五万驻扎洛涧,沿淮河布置以遏制东面的东晋部队,谢石、谢玄等人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军。苻融获得了胡彬军队粮草告罄的密报,急速派遣使者向苻坚报告,请求苻坚迅速率军赶来歼灭胡彬军队。苻坚于是把大部队留在项城,带领八千骑兵,日夜兼程赶赴寿阳与苻融会师。苻坚派尚书朱序前去招降谢石等人,朱序却私下对谢石等人说道:"秦军百万兵众若是赶到,确实难以与之抗衡,如今趁着各路军队尚未汇合,应当迅速攻击其先头部队,挫其锋芒,使之丧失士气,最终一举攻破。"
谢石听从了朱序的话。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在离洛涧十里的地方,径直向前渡河,攻击梁成,斩杀梁成。又分派部队断绝梁成部队归途的渡口,前秦的步、骑全都崩溃,争相逃向淮水,死伤一万五千人。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水陆并进,苻坚和苻融在寿阳城头观望,只见东晋部队布阵严整,又看到了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也是东晋的士兵,苻坚茫然若失,面露恐惧之色。
苻坚的军队紧逼淝水布阵,谢石的部队无法度过。谢玄派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队,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决战的办法。如果能稍微移动军队后撤,让我的部队渡河,以决胜负,这也是好事一件啊。"苻坚考虑:只要领兵稍微后撤,待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他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有必胜的把握。苻融也觉得此计可以,于是挥舞战旗,命令部队后撤。当时,前秦的军队稍微撤退,朱序就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失败了!",兵众们听到后就狂奔乱逃,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谢玄、谢琰、桓伊等迅速率军渡河攻击前秦部队。苻融立即驰马巡视各军阵,想率领慌乱撤退的兵众,结果战马倒地,苻融被东晋士兵杀掉,前秦的军队于是崩溃了。谢玄等人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前秦军队撤退时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河川。前秦大败,苻坚身中流箭,单枪匹马逃到淮河以北。
淝水兵败,除了前秦军心不稳以外,当时的主力部队尚未赶到和北方士兵不熟悉水战也有很大关系。苻坚只带领先锋骑兵部队来到战场,其他各路大军尚在移动之中,所以在兵力上,是占弱势的;况且北方士兵不熟悉水战,所以急于将战场转移到陆地上,由此中了东晋之计,产生了草木皆兵的局面,先锋部队战败,导致其他部队还未参战就纷纷撤回。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北方重新四分五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