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粥的“八”并非固定的八种食品,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搭配,用小火慢熬出被称为“营养搭配的经典食品”腊八粥。人们可以根据家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确定腊八粥的材料,例如:
脾胃虚弱:加大枣;
常常失眠:配龙眼肉、酸枣仁 ;
高血压患者:加白萝卜、芹菜;
糖尿病病人:放燕麦、荞麦等等;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
粳米
粳米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而且价廉易得,服用方便,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糯米
又叫江米,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糯米能暖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提醒:糯米性黏滞,难于消化,老人、小孩或病人宜慎用。
薏米
薏米,又称“薏仁”、“药玉米”。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清肺热、止泄泻等作用。薏米的药用价值远远大于食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本草经疏》记载,薏米有健脾胃、强筋骨、消水肿、去风湿、清肺热等功效。
薏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微量元素,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
黄豆被称为“豆中之王”,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其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利水、排脓拔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是豆类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少,含碳水化合物特别多的一种,很适合于老年人食用。中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提醒:南方一般多用种子较窄的赤小豆,而不用较肥圆的赤小豆。
不可小看“腊八粥”中果仁的食疗作用
花生,民间又称“长生果”,其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具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等多种功能。
核桃仁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不可少的配料:
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红枣
红枣不但是美味果品,还是滋补良药,有强筋壮骨、补血行气、滋颐润颜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枣对过敏性紫癜、贫血、高血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肿瘤具有疗效。
大枣
它营养十分丰富,含热量大,可以代粮,历史上常作救灾之用。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比苹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维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是天然的维生素丸。
养神乌发之宝——莲子
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莲子芯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莲芯还有很好的去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中医认为,莲子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安神的作用。
莲子
特别推荐:杏仁
中医认为,杏仁可以润肺除燥,尤其适合寒冷干燥的冬季食用。长期坚持吃杏仁,患心脏病或冠心病的几率就会降低。杏仁富含纤维,可以消除饥饿感,对控制饮食很有效。杏仁皮中的抗氧化成分含量很高,因此吃的时候,最好不要将皮剥掉。
杏仁
杏仁是延年益寿食品之一。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是牛奶的两倍,硒的含量为各类坚果之冠。硒是防癌能力很强的微量元素,被称为“天然解毒剂”。
肠胃不好,把粥熬得稍稠些
粥中水分较多,稀的食品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分泌,刺激肠胃引起疼痛。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腊八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片等。
其实腊八粥是实现营养多样化的很好载体。不光“腊八”,如果每周都吃几顿“腊八粥”可以更好地补充营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7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