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文本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他们意外地在两广总督衙门中发现了《中英南京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本应由中央政府保管的重要文件居然会在一位地方官的手里,这让英法极为惊讶。其实,如果他们知道如下真相会更加觉得匪夷所思——即使条约的正式文本也根本没有呈送到北京,英法美各国收到的由清朝用玺的文本,是根据时任两广总督耆英的请求,由军机处将钤有国玺的黄纸送到广州,两广总督再将其贴在正式文本之上。正式文本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由英法美各国钤盖国玺的互换文本。
道光皇帝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条约的正式文本,他只是看到了抄件。此外,这些条约也从没有在中国正式颁行,以至“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倒是英国人将其刊刻成册,满世界兜售,以至“民间转无不周知”。这成了国际外交史上的一大笑话。
“天朝上国”的大皇帝怎么会去看这些东西!在大失败的前提下,作为“天下共主”的道光皇帝用这样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或者说是在群臣的一致襄赞之下,为自己,为大清留了最后一丝颜面。
而在此之前约50年,道光皇帝的祖父乾隆皇帝就曾经因为天朝颜面给英国人上过一课。
乾隆五十八年(1793),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的英国官方代表团,以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乾隆当时已经83岁)为名抵达中国,这是西欧国家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
让英国人没想到的是,不仅其涉及通商、邦交等事宜的要求被全部拒绝,双方在觐见礼仪的安排上更是闹得不亦乐乎。清朝方面的要求很直接:三跪九叩;英方则坚持以“英国礼”觐见。而双方究竟以什么礼仪完成了这次会面却成了一个谜——
据清朝方面的官私记载,英国人是三跪九叩了的;而据英方当事人记载,则存在差异:马戛尔尼说,“曲一膝以为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马戛尔尼著,刘半农汉译);斯当东说,“单腿下跪”(《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斯当东著,叶笃义汉译);小斯当东(斯当东的儿子,时年12岁)说,“我们单膝下跪,俯首向地。我们与其他大员和王公大臣连续九次行这样的礼,所不同的是他们双膝跪地而且俯首触地。”(《小斯当东回忆录》,乔治·托马斯·斯当东著,屈文生汉译);使团秘书温德说,“我们按当地方式施了礼,也就是说,跪地,叩头,九下。”(《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阿兰·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汉译)。
这场不欢而散的会面最终以乾隆皇帝的这句话收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高宗实录·卷1435》)
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国阿美士德使团再次来华。这次阿美士德勋爵在即将与皇帝见面前功亏一篑,使团被皇帝赶回通州,再次无功而返,连皇帝的面儿都没见到。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英双方的记载仍各有异同,也不排除一些有意的误导和无意的误会。但究其根本,症结还是在于“三跪九叩”。
与“天朝”的气象相比,些许小利又何足挂齿!
此时,到了道光皇帝端坐龙庭,这一传统仍毫无松动。在他看来,这些洋人桀骜不驯,唯利是图,“夷人远涉重洋,在内地通商贸易,自为牟利而来。但犬羊之性,反覆无常。”(《清宣宗实录·卷259》)。此次大失败虽然导致割地赔款等严重的危害,但“保全”了天子的颜面,也不失为一种不幸中之万幸。
但迷梦终有醒的一日。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尊严,与他们最珍惜的“天朝气象”早已碎了一地,更遑论什么实际利益的丧失。
法国当代学者阿兰·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书店1993年汉译版,原版初版于1989年)第七十七章《明天的中国》中,记录了马戛尔尼乘坐“狮子号”战舰回国途中的一段预言,时间在1794年1月13日—15日。据佩雷菲特记载,这一著名预言发生在船上的吸烟室里。当时,马戛尔尼与船员们正“在吸烟室里”抱怨“这次使命失败”——“在离开中国之际,马戛尔尼在专心做总结:他以前在解释对话者谜一样的行为时经常出错,但他总结的预言性直至今天仍令人感到吃惊。”马戛尔尼说到:“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并制止他们从海南岛至北直隶湾的航运。”“不管英国人进攻与否,‘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和安全就都完了。’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但‘它将永远不能修复。’”
记得1996年公映的电影《鸦片战争》中有一个情节,1840年英国议会在讨论是否对清朝开战时,一位议员拿了几件中国瓷器来到议会。他说,CHINA(中国/瓷器)外表光鲜也很坚固,但实际上十分脆弱,不堪一击,然后把瓷器砸得粉碎。他的现场表演终于使同意向清朝开战的议员人数占了微弱优势。我不敢确定这段戏剧性表演是不是事实,也没有找到出处。但这段表演与马戛尔尼的预言倒是异曲同工。而对于道光皇帝和他的继承人及亿万中国人而言,这确是个梦醒时分。只是更大的噩梦还在后边,此时才刚刚开始。
康涛 2019年12月31日于北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5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