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写过一位著名的情报战英雄,潜伏敌营16年的靖任秋。靖任秋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在河南洛阳,也就是韦孝儒案的发生地,当时军统豫站的负责人,就是给中统出主意,并亲自缉拿赵理君的那个岳烛远。
岳烛远是我党叛徒,和靖任秋很早就认识,那时他们还都是我党“同志”,所以再次相遇,岳就对这位老“同志”疑心重重,觉得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身上有种特殊的味道,于是举报给戴笠,后者还引荐给蒋介石。
我也觉得他有股味,但把不准,还请校长把把关!老靖见了蒋介石,汇报在孙殿英部队里,跟我军相处的情况,一不留神,没使用国民党对我党我军的习惯政治术语“奸党奸军”,而直呼某某党和八路军,由此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怀疑。
没多久就没送到西安劳动营,九死一生才逃出去,这段堪比当年火爆的美剧《越狱》了,得空我再讲。
所以解放后,靖任秋还保留了一些骨子里的情报战线的习惯,比如你到他办公室,不过是工友干活,还是汇报工作,抑或是同事串办公室,一定要敲门,喊句话。今天看来,这是起码的礼节,可是建国之初,很多同志没有这个习惯,毕竟我们的底子是游击队,长期非正规化养成的习惯,很难改。
为此,靖任秋几次发怒,结果就有人告他,说他架子太大,对群众不友好,瞧不起下面的群众。可换了你,16年潜伏,处处小心,突然有人不敲门就进来,你一桌子文件,你咋想?这是每个潜伏者,梦里都会惊醒的,深入骨髓的恐惧啊!
无独有偶,小小的江苏扬中,有位潜伏汪伪政治保卫局扬中情报站的同志,也是如此。有人给他传递情报过程中,一不小心写了几个简化字,差点就把他送到日本宪兵队。而他自己,一次陪着情报站的大特务抽大烟,他不抽,还捎带鄙夷的脸色,也差点把自己暴露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