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趁着大明王朝陷入内乱之中,山海关之外的女真族借机入关,平定了早已混乱不堪的大明江山,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由于这个朝代是“女真族”建立,他们担心重蹈上一任入主中原的蒙古人覆辙,被汉人同化,最后被汉人驱逐出中原。
所以这一次女真族入主中原,他们首领希望自己改造汉人,不是汉人同化自己。而用于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剃发”。
女真族、汉族的习俗上,对头发这件事上,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见解,女真人会将头发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以外的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
汉人则相反,考虑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的观念,对于头发可以打理,但是不会损坏,损坏头发,被认为是大不孝。
女真习俗取代汉人习俗,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清朝统治者,“迷信”的认为是标志着女真人,不但从武力上征服了汉人,还在文化上征服了汉人。
因此“剃发”这件事,清朝官僚上下是非常的重视,对于不肯剃发的惩戒尤其的重,强调“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简而言之就是“留法不留人”。
面对生存的压力,很多汉人选择从了,并认为这是“改朝换代”的代价,可以接受。不过也有些人不干,1671年,有个叫莫玖的17岁少年,就认为清朝的“剃发”,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于是乘船扬帆出海了。
然而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走是一辈子,且还要创造一个作为汉人的“奇迹”。
莫玖到达的海外目的地是真腊,大致版图为我们今天的柬埔寨。莫玖到达该国后,利用自己聪慧才智,赢得了真腊国王的赏识,成为了真腊很长一段时间里的重臣,负责真腊的贸易。
至于莫玖为什么能够这么顺利的主管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汉人的身份,当时在整个东南亚的贸易体系之一,汉人是最重要的贸易集团之一。作为汉人的莫玖掌管贸易,更容易提高真腊的贸易水平。
而莫玖也没有完全满足于当一国之“重臣”,他要有自己的地盘,于是他瞅了瞅着地图,对真腊国王说“这块地这么穷,就给小的了吧”,这块地,是指真腊尚未开发的土地“河仙”,那里地处今越南最南端的金瓯半岛一带,丛林众多,当时还是原始状态。
到达“河仙”后,莫玖效仿明朝官制,设置了“文武百官”,并在丛林之中,修起了一座座的城池,将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忙碌的“繁花似锦”之地。由于莫玖是搞开发的,“河仙”初具规模之后,真腊并未将其并入版图,而是承认“河仙”作为一个政治实体附属真腊,世人由此称其为“河仙国”。
至于“河仙国”有多繁华,法国人波维游历在此处后,曾留下这样的记载:“其领域已成为勤勉之人民安居乐业之处,其海港开放于中外商贾。不久,森林被伐开,荒土变成良田…。
同时让汉人欣慰的是,这个“河仙国”的传承,并没有忘记来自中原的汉族政权,据《清朝文献通考》载:“港口国……宫室与中国无异,自王居以下皆用砖瓦,服饰制度仿佛前代……国中建有孔子庙,王与国人皆敬礼之……。”
因此可以说“河仙国”在清朝时,保了大明衣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