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儿子放学回来告状:我被同学打了,最后一个爸爸的反应,太怂

儿子放学回来告状:我被同学打了,最后一个爸爸的反应,太怂

孩子是每个家庭爱情的结晶,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的,孩子的成长发育,一部分是靠学校,一小部分是来自于社会,而更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间在学校发生吵架打闹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却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会改变孩子的性格,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家长的不同回答又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以下是三位爸爸面对孩子被打所做的不同回答,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回答在不经意间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位爸爸,“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第一位父亲,面对孩子跟他说,爸爸,我被同学打了。他的回答直接了当,告诉孩子直接打回去。结果孩子听了,家长的话,就像领到了圣旨一般,第二天,来到学校,看到欺负自己的孩子直接就走了上去,那个被打孩子连神儿都没回过来就被他连打几拳,鼻子都出血了,直到老师到来,才把他从被打孩子身上拉开。


这件事后,这位被欺负的孩子再也没被那个被打孩子欺负过,但是他也从此被其他孩子们挂上了可怕的头衔,没有人敢跟他一起玩。从此孩子变得更加孤单,更加的冷漠。

第二位爸爸,“人家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第二个孩子经常在学校被自己淘气的同桌欺负,她回去告诉自己的爸爸,爸爸指责她说,人家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呢。这位爸爸不仅没有给孩子找到解决被欺负的办法,还同时指责孩子,把作为受害者的孩子说成为引起矛盾的一方。


这个孩子渐渐地变得更加的沉默,不爱说话,不喜欢与周围的人沟通,特别是与自己的父母,哪怕在学校再大的委屈,也不同家人说,因为爸爸导致她对周围人丧失了信任感,她再也不愿意向周围人吐漏心声。

第三位爸爸,“你不会告诉老师吗,总之不能够和同学闹矛盾”。

这位爸爸面对儿子的求助,只告诉孩子你不能够反击,你应该寻求更有权威的力量来保护你自己。然而他的方法并不奏效,孩子受到欺负后,找到老师,向老师诉求帮助,老师也批评教育了打人的孩子,可过不了两天被欺负的事情一样重蹈覆辙,他还是被欺负。结果,他就在被打和告诉老师接着被打中,度过自己的小学生涯。

这个孩子在后来的生活中,变得小心胆小,从来不敢向“恶势力”宣战,遇到欺凌事件的发生也只会选择息事宁人,从来不敢反抗。


三位爸爸,对孩子进行了不同的教育,也让孩子在他们的教育下,有了不同的发展,或者变得暴力没人玩耍冷漠,或者变得敏感不愿意相信周围的人,不愿敞开心扉,还有就是变得胆小怕是,不敢反抗。

无论哪种发展都算不上是完美的解决,那真正合适的回答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引导孩子对事件进行分析

应该告诉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先分析,分析在这场欺凌事件中,到底自己有没有错,如果自己有错在先,就要改正。这是在教育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告诫孩子不惹事。


其次,与老师进行沟通。

教育孩子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判断事情的对错,如果自己没错,老师会对欺负自己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这是教育孩子通过第三方的渠道为自己寻求公正。

最后,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果在老师对欺负人的孩子进行教育后,他还是不改正,还是会打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打回去不要怕,不能再吃亏,告诉孩子不要怕事,是对方不对在先的,他应该受到惩罚。这是要教育孩子养成不怕事敢于反抗的思维。


面对孩子在校园里被欺负的事件,作为爸爸妈妈应该给与孩子更多的引导,告诉他们要学会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要及时告诉老师,也要适时学会反抗。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够寻求正义的庇护,也要教育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让孩子既明白事理又懂得先礼后兵,学会不怕事。

你也觉得孩子在受到欺负时应该适时反抗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分享说出你的观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013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