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让人们了解到人工智能正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无数AI展示和体验项目让人 心跳加速。AI的巨大影响力、冲击力,今天还难以完全看清。比如大会上,马云“碰撞”马斯克,就是人 工智能的乐观者与悲观者交锋。但无法回避的是,AI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中间,并改变着我们的生 活。面对已来的人工智能,我们要做的是更多地去了解它。
1955 年,在著名的达特茅斯会议 上,马文·明斯基与一众计算机先驱们 发明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此后, 这个概念一直备受争议。即使今天, 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就“人类智能”的构 成达成共识,那么“人工智能”这样的 概念是否能用于机器呢?关于人工智 能的讨论很快就转向了其基本问题。例如,没有意识的思考是否存在,机器 是否就会比人类更聪明,机器是否会 聪明到自行迭代,变得越来越智能,甚 至发展出自我意识及喜好?如果是这 样,我们是否必须授予有自主思维的 机器以人权?或者人类和机器是否会 融合,形成超级人类,将人类进化提升 到下一个阶段?
这些关于“强人工智能”(或称广 义的人工智能)——有强认知的、像人 类一样的 AI——的问题很重要。不 过,这些担忧还离我们很远。现在更 紧迫的话题是“弱人工智能”(狭义的 人工智能)这个议题,包括那些今天在 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的“弱人工智 能”,以及在可见的未来会出现的“弱 人工智能”。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搞清 楚什么是“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嵌入到物理机器中,不仅 能使汽车智能化,而且能使工厂、农业 设备、无人机及救援和护理机器人智能 化。我们常常将它与人类行为比较,试 图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其实智能机 器完全不必模仿人类完成任务的方式 或人类大脑中任何意义上的生化过 程。它们通常具有自主搜索数学解析 路径、改进已有算法,甚至独立开发算 法的能力。结果是机器比人类做得更 好、更快,也更便宜。在解决问题方面, 如果机器比人类更优越,机器系统的普 及速度就会更快。
人类对于文明的态度将加速或 减缓创新被接纳的速度。正如当前 的机器人在欧洲是敌人,在美国是佣 人,在中国是同事,在日本是朋友。但从长远来看,投资回报率才是影响 全球对机器人态度的关键。而收益 通常是以金钱衡量的。当亚马逊在 市中心设立无人售货的小商店时,相 机、传感器和射频识别芯片会自动计 算购物车里商品的总价。虽然亚马 逊需要在自动化货架和收银机系统 上投资数百万美元,但在人事成本上 它却节省了数百万美元,于是它在之 后的某月或年中就可以收回成本。但是,如果纽约基因组中心能够在 10 分钟内用 IBM Watson 应用程序分析 患者的遗传物质,以便提出可能成功 的治疗方法,而高水平的医生需要 160 个小时进行同样的分析,那么这 时机器人所带来的回报就不是以美 元计算了,这时候的衡量标准变成了 被挽救生命的数量。
电力使得高效的火车、装配线、图 书馆照明、电话、电影工业、微波、计算 机和电池驱动的火星漫游者在崎岖的 地表上的探索任务成为可能。我们无 法想象没有电的现代生活。今天,没 有人知道人工智能这种跨界技术是否 会产生类似的巨大影响。斯坦福大学 教授、谷歌和百度AI团队的前负责人 安德烈回答了人工智能将影响哪些领 域的问题:“可能思考 AI 产业将不会 改变什么比思考 AI 产业将会改变什 么更容易。”这不再是对未来的陈述, 它描述的是现在,包括积极的方面和 令人不安的方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9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