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终于有A股大佬发声了: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终于有A股大佬发声了: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 ysw888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我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

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兹威格在《YourMoney&Your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看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再来看看中国的基金经理。2010年8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称,根据财汇资讯统计数据,2007年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达到6124点,基金仓位三季度和四季度都达到80%以上,创出历史高位。2008年股市开始一路下跌,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基金仓位也逐步下降,四个季度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跌近历史最低水平。

第二,解释:大跌后恐惧卖出是本能反应。

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其实,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但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

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

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这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

第三,反思: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

著名基金经理BrianPosner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大资金可以这样做,普通散户绝不可以随便抄底)

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股市暴跌时买入,看到、想到,甚至计划好都不行,必须真正做到才行。战胜市场,就是战胜大众,前提是战胜自己,超越本能反应,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极少的原因。


MACD+均线+成交量三金叉

什么是三线金叉?

三线金叉,指的是:均价线、均量线、MACD,三者同时发出金叉信号。

三者同时发出的金叉信号是非常强烈的买入信号,一买就涨。在技术分析中“价、量、时、空”这四大要素中有三个发出了买入信号,极大提高研判准确性的概率。一旦出现三线金叉形态,买入就能享受到快速拉升的机会


二、三线金叉买入条件

1、均线系统要求:

(1)至少3条均线汇聚粘合,越粘合效果越好.

越粘合越说明短期或中期的3条均线主力的成本比较接近,那么他们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

(2)汇聚粘合的均线系统必须在三个交易日内,同时向上发散,多头排列。


2、均量系统要求:

(1)5日、10日均量系统即将和已经金叉发散,出现了多头排列;

(2)成交量明显增大。


3、MACD系统要求:

(1)在零轴附近即将和已经金叉或双底,零轴以上金叉最佳;

(2)底部区域,DIF上穿零轴也可以;

(3)相对高位区域,MACD必须即将或同步金叉。


三、三线金叉注意事项

1、三金叉不必是同一天发出,只要相隔时间不长就可;

2、股价在下跌时一定要明显缩量,在上升时成交量一定要同步放大;


3、同期大盘指数也在相对低位整理之中较为安全;

4、多条均线粘合后,都会有变盘,每次越多均线的粘合,行情就越大。


短线十大内参口诀

内参口诀一:不冲高不卖,不跳水不买,横盘不交易。

此诀一语道破天机,这最简单、最基本的道理,实为最根本、最有效之。不懂此诀,交易万次,亦不过股市中的盲人瞎马,最终难免一死。未曾摸盘先必默念一遍,牢记于心。日久天长,养成习惯,方能百炼成钢。前两句好理解,后一句“横盘不交易”是权证操作应该格外注意的,横盘时交易,一旦反向变盘,你必然会去止损或者追涨,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横盘时差价不大,你没有耐心,多次交易,势必会造成手续费亏损。





内参口诀二:买阴不买阳,卖阳不卖阴,逆市而动,方为英雄。

这一口诀与第一诀有点类似,就是讲逆市而动的道理,第一诀是说短线的,第二诀是说中线的。即,买时,选则K线收阴线时买;卖时,选则K线收阳线时卖。



内参口诀三:高低盘整,再等一等

这一口诀的内容包括了诀一中“横盘不交易”的内容,但主要的意思是说,当一只股票或者权证持续上涨或者下跌了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了横盘状态,此时不必在高位全仓卖出,也不必在低位全仓买进,因为盘整之后就会变盘,故盘整时期不可主观决定建仓或清仓。如果是高位向下变,则及时清仓,不会有损失;如果是低位向高变,及时追进,也不会踏空。



内参口诀四:高位横盘再冲高,抓住时机赶紧抛;低位横盘又新低,全仓买进好时机。

这一口诀是对口诀三的进一步具体化说明,是描述诀三中的一种最佳时机。股价和大盘常常是高位盘整后还有新高,低位盘整后又创新低,因此说,要等待变盘的方向明朗后再开始。如高位横盘后向上变盘,再创新高,这是卖出的最佳时机;而低位横盘整理之后再向下变盘,这将是满仓买入的最佳时机。



内参口诀五:未曾下手先认错,宁可买少勿买多。

大道至简,这句诀又是一个看似简单做来不易的大道理。是说一个资金的分配使用问题,你不能一下子把资金全都买进去。会买,买在低点才是真正的师傅,卖则不那么重要了,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下手买股之前,你必须承认你的买入是错误的,做好股价跌下去,你被套后在低位如何加仓补进的准备,而不是人常说的什么技术上的止损,那是要你割肉,全是害人的瞎话。自有股市以来,只有“金字塔式买入法”是操作技法上唯一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金字塔式投资方法,它是一种分批买卖股票的方法。即买入股票时,愈买愈少;卖出股票时,愈卖愈多。



内参口诀六、套牢补仓求保本,奢求盈利乃为贪。

这一诀说的是人们常犯的一种错误。当你被套了,你在技术上的支撑位补了一把仓,或者加量补了一次仓,但你要清楚认识到你这么做的目标只是为了搬回本钱。当反弹不亏时,你应该及时卖出,而很多人则是看见股价涨了起来,心理就想再涨一涨我就赚了,就赚多少多少了,结果是又跌回去了,再次重仓被套,这回连自救的资金也没了,只有束手待毙。故此列出以示大家。



内参口诀七:一推二荐就不涨,只好往下再震仓。

这一诀很重要,是股市的一则潜规则。主要是针对股票说的。这种情况一般是:一只股票已经回调很久,接近尾声了,大多处于平台整理状态,开始接二连三地有人推荐,你看基本面也的确不错,可你买入了,它就是不太动,某一天却突然向下破位了,你大骂着卖了出去,但你会看到,它的K线在做了一个坑形后一直涨了上来,并轻松地突破了原来整理的平台,绝尘而去。你就是这样被抛下了。大家都看好,可就是不涨,20日后却突然破位下去了,K线在做了一个标准的坑后,轻松突破前期平台,已经再创新高了。



内参口诀八:绿荫丛中一线红,抓紧买入莫放松。

这一诀说,当一只股票或者权证,连续向下多日回调,如3根、5、7、9……根阴线,呈现出一片绿时,有一天你发现K线当日可能收阳星,或者是小阳线时,不必分析原因,是主力震仓、吸货、还是什么放量出货,尽管杀入,次日一般都会出现长阳线反弹。权证的这种现象则多出现在沽权中,反应则要求更加迅速。



内参口诀九:下跌趋缓,反弹亦缓;下跌加速,反弹亦速。

下跌形态大体上可分两种,一种是下跌趋缓型,另一种是下跌加速型。本诀的意思是说在一个连续的下跌过程中,从日K线看,下跌的幅度呈越来越小型,那它反弹的时候一般开始的比较慢,你完全有时间去跟进,但如果从日K线看,那种跌幅越来越大的走势,它反弹的时候则是突然间就开始的,速度快且幅度大,你必须快速反应才能追进去,否则,当你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底部起来的一棵带长下影的大阳线了,进晚了利润空间就不大了。口诀十一,主要是针对下跌趋缓型走法的,那么对于下跌加速型走势,如果等到K线翻红时进就有点晚了,因此,就要“相时而动”,就是自己要凭感觉来把握最佳时机了。一般是在“最危险的时刻”果断介入。



内参口诀十:平静水面一波高,当心后面大波涛。

一场军事小演习,后面将有大战役。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是从连续的分时线上,看底部启动初期的技术特征。即当一只股票或者权证在底部横盘了很长时间,其多日连续的分时线会呈现出十分平缓的形态,如下倾的缓坡或平静的水面,而当有一天水面突然涌起一波比较高的波浪,而后又不能再回到原水平面时,则后面往往会来一股更加惊人的大波涛。前面的这个小波浪也如同一次小的军事演习,而后面的这个大波涛才是一场真正的大战役。在“绿荫丛中一线红,抓紧买入莫放松”一诀所描绘的K线形态中,这个“一线红”的小阳线,就是初次高起来的“一波高”,就是“小演习”,而“大波涛”“大战役”就是次日即将出现的长阳线。这种形态,不但表现在权证底部启动的初期,也常表现在庄股启动初期的日K线图中,也就是《短线是银》一书中所说的“老鸭头” 。




频繁交易是短板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商学院的学生毕业以后,拿一个卡片来打洞,买一只股票打一孔洞,那么,终其一生,一定是卡片上洞洞最少的学生成为巨富。

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许多精力旺盛的有进取心投资人财富渐渐消失。

从我自己的交易单上可以看到,获利最多的月份交易次数往往是最少的;相反,出现亏损的月份往往伴随着频繁的交易。

无论是来自投资大师的教诲,还是自己的实践都充分说明减少交易次数的重要性,这是从无数次金钱损失中获得的深刻教训。频繁的操作,不但使得自己迷失方向,从一个弹坑跳到另外一个弹坑,却无法躲避亏损射来的子弹,更别说带来交易税、手续费的巨大费用支出。

由此我们可否从限定自己开始,一个月交易次数一开始最多不能超过3次,习惯以后每月逐渐减少,慢慢的把少操作、不操作当成一种习惯。

股市最终取胜的关键不是靠技术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不追涨杀跌,不频繁交易,这是一个成功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它有多少块长木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围成木桶的木板绝大多数都是长的,惟独有一块是短的,那么木桶里的水就会从短木板处流走。这就是传统的木桶理论,或曰“短板效应”。

股市中“长木板”相当于投资者的长处或优点,而“短木板”相当于人的短处或弱点。一般来说,投资者大多数都是有一定投资技能的,有的擅长基本面分析,有的擅长技术分析,有的擅长估值分析,但为什么会常常出现投资失误呢?原因就在于投资的最终收益往往不是取决于投资者擅长的方面,而是取决于投资者最不擅长的方面。

在所有的“木板”中,最短而又最重要的那一块,莫过于投资者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这些弱点包括缺乏耐性、贪婪恐惧、浮躁冲动、患得患失、随波逐流、眼红手痒、不甘寂寞,等等。一句话,总是跳不出圈外,从而总是迷失自己。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是一个心理正常的投资者,那么以上人性的弱点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在你身上体现出来。但是在投资中,它恰恰就是那块“短木板”,往往是致命的。而成功的投资人生,就是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过程。

但是,做比说难上万倍,知与行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经历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不经过金钱的累累亏损,你是绝对体会不到的,因而也是很难成熟起来的。一旦你知了也能行了,而且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你会发现成功的投资其实是,既简单又快乐。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 ysw88827),干货很多!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10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