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
不花钱生活下去听起来不太现实,
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这对澳大利亚小夫妻,却做到了。
因为,他们三年几乎没用过钱!!!
每天清晨,随着太阳渐渐升起,
公鸡开始打鸣,
夫妻俩开始了他们在田园里新的一天。
到地里挖点土豆,菜园里采点蔬菜,
拿着桶挤点牛奶,再到鸡窝里捡几个鸡蛋,
树上摘几个果子。
一天的食材就都凑齐了!
Matt原本是个富二代,
父亲希望他能进家族企业,
但是重复而枯燥的工作,让他几乎要发疯了。
一次偶然,他到乡下出来放松心情,
换上麻布衣裳,学起了种菜。
亲手将秧苗埋进土里,
每天都能感受它们的变化,
这种体验让他十分着迷。
起初,他只是在办公室和农场之间来回折返,
一有空就来乡下种菜。
令他没想到的是,
在外人眼中“不求上进”的他,
却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甚至也跑来跟他一起“折腾”。
种草、种花、养鸡的惬意生活,
让两个人重新感觉到了生活的乐趣,
甚至想要辞职,一起到乡下定居。
虽然十分向往这种生活,
但妻子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没了工作,就没了收入。
在这个处处都要花钱的社会,
没有钱的生活真的行得通吗?
思来想去,两人渐渐明白了……
之前虽然可以赚很多钱,
但却为此失去了生活。
种菜养羊在土地上劳作,感受收成的喜悦,
这才是两人真正热爱的事情。
于是,两人下定决心,
带着爱犬,在乡下开始了田园生活。
夫妻两人选择了曾祖父园丁住过的破房子,
作为新家。
他们用环保的材料,
把这个又黑又旧的老房子,
装修成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农居别墅。
他们觉得简简单单的东西,就挺好。
自从拿起了锄头亲自耕作后,
夫妻俩更加觉得不该浪费。
屋里的所有装饰,都是丈夫亲手制作的,
一些小物件、旧家具,
则是沿用家里老人留下来的。
他们依靠双手,
让这间历经风雨的老房子,重新焕发生机。
夫妻俩的田园生活,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他们试着模仿森林地面,让动物植物共生,
不过度规划,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年以后,这片原本荒废的土地上,
放眼望去,满是蔬菜果树和花草。
清晨,他们一起床,
就惦记着给菜地的蔬菜水果,施肥,浇水。
把呆萌的奶牛牵到草场上喂草
给可爱温顺的绵羊检查身体
给这群“咯咯”叫的鸡撒上一把饲料
顺便打理那些娇艳的小花
现在,农庄里栽种了,
500多个品种的水果、蔬菜、花卉。
鸡蛋是自己喂的鸡下的,
奶牛可以产奶,
然后做成奶酪、奶油,酸奶。
如果想吃野味儿,
便去郊外打猎,打野鸭野兔回来吃。
亲手酿制葡萄酒,
做酸菜、泡菜、酸辣酱,调味汁。
渐渐地,菜园里面的蔬果多得吃不完……
周六,他们就把菜拖到餐厅去卖。
说服餐厅老板把店里不要的剩菜剩饭,
让他们拖回去当肥料。
这些肥料是天然的,
种出来的蔬菜水果,
更加香甜可口,天然健康。
循环下来,他们不仅自给自足,
也不给大自然造成负担。
最绝的是,这俩口子愣是把人拉回了,
那个以物换物的年代。
夫妻俩用花儿和其他人换来很多东西,
比如:CD、书籍、电影票、
一根给狗吃的骨头.....
这种以物换物的交换方式,
反而让人们更加意识到生活的富足。
夫妻俩发现,不花钱,
生活也可以过得这么幸福。
于是他们把生活po到博客上。
结果,竟成为澳大利亚最红的博客之一。
他俩还出了本书,跟更多人分享,
这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每逢周日,
还会邀请一些朋友来家里开Party,
教他们怎么种植物和蔬菜,
用天然的食材烹饪美食。
比如:做泡菜保存食品,
制作面包和生奶酪......
过上没有金钱,却无比丰富自足的生活。
但他俩说,
最喜欢的还是两个人独处的时光。
白天,一起在农地劳作,
晚上,牵着手,两人一狗,到森林里漫步,
在湖水泛起的微波中,
给这美好的一天划上休止符。
谁说幸福一定要有很多钱?
而是有一天,
当你除去这一切的时候,
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