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美国名校史上最大的招生丑闻曝光,英媒:中国不会发生这种事

美国名校史上最大的招生丑闻曝光,英媒:中国不会发生这种事

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今年早些时候,CNN曝出了美国名校招生的史上最大丑闻。哈佛、耶鲁等名校,以及50多名好莱坞明星、富商、高官被牵出。

而这些招生丑闻被挖出,竟然是因为一场网红直播。

一场直播,牵出了美国名校的招生丑闻

美国明星路格林有两个女儿,因“体育特长”而被名校录取。

但是路格林的小女儿对读书根本不感兴趣,只钟情于开直播当网红。

不过这位大姐的直播风格相当“耿直”,口无遮拦。对着观众抱怨学习负担重,耽误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发展。而且云淡风轻地承认自己成绩不好:“上学根本没意思,我一点都不在乎。”

多少人努力一辈子都上不了的名校,录取了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且在她口中,上学成了浪费时间的事情。这下可惹毛了网友。

没过几天,“热心网友”就把她进入名校的来龙去脉查了个底儿掉。

帮她们姐妹俩进入名校的人叫威廉·辛格。这老哥的人脉资源相当丰富,也对名校的录取条件门儿清。在他的手里,只要你舍得砸钱,什么名校不名校的,你只管可劲儿挑,挑到满意为止。

路格林这两个女儿,就是被威廉·辛格以“体育特长生”安排进的名校。

他先找了南加州大学的体育教练,塞了5万美元,让教练证明这两个女孩是运动天才,满足保送大学的条件。

随后又找到了著名的体育专家恩斯特,又开了一份类似的证明。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恩斯特曾经是奥巴马女儿的教练。

事成后,路格林的女儿顺利进入名校。而辛格也没白忙活,“小赚”了650万美元。

一所名校,3个“门”

向父母索取金钱,再用它贿赂监考教员和专业教练,帮学生获得作弊的资格,成为能够享受特殊待遇的运动员。这就是辛格将名校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伎俩。

帮学生“打造”身份,是辛格的“特长”。他曾经建议一位富商的孩子向学校谎称自己是一个单亲母亲养大的贫困孩子。但讽刺的是,这位当时正坐在豪宅里背“个人简历”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贫穷是什么样子的,以至于这份简历被一改再改。

案发后,辛格被查证这些年通过帮人走后门进名校,一共赚了2500万美元。

由于影响恶劣、情节严重,他被判了65年的监禁。而牵涉出的其他人员包括好莱坞明星、高官、富商一共多达50多人。

新闻被曝出后,“灯塔国”颜面扫地。

但是依然有那些“拿丧失当喜事办”的,觉得这是“美国法律的胜利”。

可这真的是法律的胜利么?其实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在辛格的理论中,名校录取学生有3种渠道,被他称为前门、后门和侧门。

前门是留给守法学生通过正常考试的,这无可厚非。

后门是开放给为学校捐款,以及社会名流推荐的学生的。虽然不公平,但却合法。而且,只要钱到位,别说录取你,让学院以你的名字命名都行。

而他所做的,则是为愿意花钱的富商打开侧门。

如果他把富商带到后门,让学校也能得利,其实事情也不至于闹得这么大。但是他的“利润”太过于丰厚了,在学校眼里无异于“吃独食”、“挡人财路”、“坏了江湖规矩”。

常春藤名校的“跑偏史”

我们今天听到常春藤高校的大名,立刻都会感觉到高大上。

不过和“欧盟”是从“煤钢联盟”这个听起来“矮小下”的名字演变过来的一样,这个高校联盟最早只是一个负责组织体育运动的组织。

农业经济时代的农场主为了保住社会地位,防止阶级下滑,开立了贵族学校,学生基本都是农场主的子女。不过他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学习,而是社交,建立“圈子”。

同时,哈佛、普林斯顿、耶鲁这些学校也急需扩张影响,招揽人才。他们需要拉拢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这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捐款保证发展。

于是,他们与贵族学校一拍即合,“互助互利”,成为了较早的“精英圈子”。

另一名涉案人员:菲丽西提·霍夫曼

到了19世纪中叶,犹太人也发了家。而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样也需要挤进这个“圈子”。

当犹太人的钱塞到了位之后,常春藤放开了宗教限制,允许犹太人入学。

也许你会说,通过个人的努力,仍然有进入名校的希望,但是我只能告诉你,你想多了。

常春藤学校的入学考试有一门必考课程:拉丁语。而教授拉丁语的学校只有贵族学校,普通家庭的孩子上的学校压根就没这门课程。

让这一状况发生改变的时间是20世纪初。改变的原因,依然是“塞钱”。而这次来当冤大头的,是随着工业发展发家致富的工厂主。

在我们的思维里,学校是一方净土。但是常春藤的规则却真的可以为新兴富裕阶层送来的钱而改变。

也正是得力于源源不断的“资助”,他们可以购买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建最大的图书馆,吸引最顶尖的人才来进行科学研究。

尤其是在二战后,除了美国之外,全世界都满目疮痍。而借助这些顶尖的科研条件,全世界的人才都被吸引到了这些学校。

捐多少钱才能上名校?

曾经有美国人在网络论坛里询问:捐100万美元能不能上名校?

结果他遭到了无数网友无情的嘲讽。

捐款都讲究捐个吉利数,比如在国内一般带6带8。

美国的数也挺吉利的,起步价是250万美元。

其实很现在光有钱也不行,想进名校,你还得有权。

《华盛顿邮报》曾经揭露:常春藤学校要求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经历”。

你要是仔细看看这些课外经历的清单就会发现,每一条都是真金白银。

比如去国外当志愿者,怎么也得个6万美元吧。去联合国实习,到大型体育运动会当个项目负责人,又是大几万的开销。

总之,清单越长,你越优秀。

但是放在今天,这些条件早就不够看了。

2017年有一封自荐信,让全美国人都“炸”了。这封自荐信只有一句话:黑人的命也是命。

这么一句话,就让哈佛、斯坦福和耶鲁等几所名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在山呼海啸般的质疑声中,立刻有一堆人站出来说他是靠实力被录取的。

确实,这人还真的是靠实力被录取的。

首先,这小哥有个亲戚在白宫当总统幕僚;其次,他的父亲是投行高管,坐拥数十亿家产;最不济的可能是他的母亲,但是也手握8家慈善机构,政商通吃。

他的课外经历清单,是被奥巴马邀请到白宫共进晚餐,当希拉里竞选总统的助理…

像这样的条件,哪怕是给常春藤交张白纸当自荐信,那也得叫“创意”。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美国招生丑闻被曝光后,英国大学世界新闻网发表了《美国招生丑闻不会在中国发生》的评论文章。

如果把常春藤的录取方式引入国内,估计不少普通家庭早就放弃人生了。

从小学到高考的历程虽然漫长,但它确实是一条捷径。

对于家境优越的学子来说,如果不加努力,很可能会在优胜劣汰中淡出人们的视野。

而对于贫寒学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与有钱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西方,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注定会是达官显贵。但是在高考的面前,你含着什么都不好使。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镜花水月,而是把机会真真切切地抓在自己手里,不被任何人左右的现实。

公平已经有了,那么,你还敢让自己的孩子不努力吗?


『诚言呈语』每天为您解读教育、育儿难题。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27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