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蔡文姬,她是与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并称“古代四大才女”,与李清照的卓绝不羁、卓文君的白首不渝、上官婉儿的权倾朝野不同,蔡文姬曾沦落为奴隶,饱受凌辱,同样是四大才女,她的光芒好像有点太微弱了。
世人谈论起她,多是同情于她一个弱女子,生如浮萍,一生辗转嫁了三个男人,遭遇凄惨。却不知道她在最没有希望,最无助时也不忘为自己努力。
01 我爱你,却不得不离开你。
匈奴的冷风一阵阵的袭来,这里的土地一片荒芜,偶尔有一两颗树上也覆盖着冰霜,让人不寒而栗。匈奴左贤王营地外,一个个士兵围着篝火有的身上穿着从动物身上趴下来的毛皮,有的直接光着膀子。
毫不顾忌的席地而坐,手里拿着刚刚烤好的肉,有油顺着手滴落下来也直接往衣服上一抹。嘴上大声的谈论族里刚抢来的女人谁的身材更好,兴奋的也已经开始击鼓狂欢,又唱又跳的,一阵阵的哄笑声像是要冲破云霄。
坐在最营地中间,临时用草筏、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一个容貌上乘的女人尽管穿着皮毛,也和外面的喧嚣格格不入。坐在其中皱着眉头,不发一言的弹着她抱着的那一把胡琴。
她是匈奴左贤王的侍妾,亦是曾经名动京都的四大才女,出身书香之家的她博闻强识,精音乐,善诗词。也是东汉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文学家蔡邕唯一的女儿——蔡文姬。
十二年了,蔡文姬已经在这个粗鲁,没有丝毫礼数的匈奴待了整整十二年了。可是她依旧无法忽视身上的毛皮上面没有处理干净的肉,也喝不惯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的羊奶,更无法忘记梦回京都的繁华与温暖。
她曾经是一代才女,却因为时局变化,军阀混战。失去父亲后与与许多妇女一道被掳到了匈奴。那时的场景“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可想是何其惨烈。
可是她依然无法甘心,她只能一边寻找机会一边活下来。她赢得了左贤王的宠爱并生了两个儿子,她学会自小精通音律,很快就学会了胡琴。
她用一把胡琴创作出闻名天下的《胡笳十八拍》,“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这一曲胡琴哀响缠绵兮彻心髓,不仅匈奴人为之心哀,远在京都的百姓也为她鸣不平。后来曹操掌权,思及蔡文姬是当年的老师兼好友蔡邕的女儿。
又一曲《胡笳十八拍》传到了京都,接回了她也能得到一阵好名声。于是曹操用了千两黄金、一双白璧将她赎回。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蔡文姬不得不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分离,她的两个儿子从一出生就落在匈奴,可汉族才是她出生的地方,她的根。
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蔡文姬终究还是为自己做出了选择,回到了汉族,她穷其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故乡。
02 若有下辈子,希望你能陪我久一点。
就像诗经里面的才子配佳人一样,蔡文姬在被掳至匈奴之前,有过一段短暂令人羡慕的婚姻。
蔡文姬是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才名可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年仅六岁的她就能隔着墙能听出父亲弹琴断的是第几根弦,“听音识弦”的音乐天赋令人惊叹。
和其她有才情的世家女子一样,蔡文姬也嫁给了一个家世好相貌佳的夫君,属于河东世族卫家,夫君卫仲道是当时大学出色的学子。
青春才子有新词,红粉佳人重劝酒。两人志同道合,也是一对被别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可是实在太短了,仲道因为身体不好,婚后不到一年时间,便咯血而死。蔡文姬没有生下一儿半女,遭到了卫家的嫌弃,被指责克死了丈夫。
那是她美好安定的前半段人生中昙花一现的初恋。她不想因为夫君的家人破坏她心中的美好,这一次,她选择离开。
她走了,毅然离开了卫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尽管最后她被匈奴掳走,但是她的夫君卫仲道也是她这十二年来怀念京都的一道光,给她在漂泊无依的匈奴草原上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怀念,未尝不是美好的一部分。
03 嫁给你之后,爱情虽迟但到
上次离开京都的时候,蔡文姬才23岁,如今在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已经35岁了。整整十二年的风云变幻,早就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她听了曹操的安排,嫁给了他的手下董祀。董祀并非出身名门,可是蔡文姬与他相差十岁,一对妥妥的姐弟恋,一开始两人也是相敬如宾,以为就这样过一生,可是意外出现了。
婚后第二年,董祀犯法,曹操要将其处死。一个弱女子能干什么,在家中为牢狱中的夫君哭泣,感怀自己命运的不公。还是把家里的账物收拾好,早点为自己做打算。
在曹操大宴宾客的时候,蔡文姬出现在门外,她“蓬首徒行,叩头请罪”为她的夫君求情,声泪俱下的提起自己的命运多舛,提起自己的父亲在天上都无法安心。
曹操知道这事情不能善了,说:“我确实同情你,但是判决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怎么办?”文姬说:“您马厩里有上万匹骏马,还有数不清的猛士,为什么舍不得让人骑一匹快马追回文书,救助一个将死之人呢?”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了,就追回判决的文书,原谅了董祀的罪过。
这一次,蔡文姬为自己选择留下,这样不离不弃的妻子,董祀怎么可能不心动呢。他们对彼此敞开了心扉,从此隐居山林,不问尘俗。
董祀也接纳了妻子的过去,她们夫妻以胡琴与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在中原开创了胡乐的风气。此后两人寄情山水,研究音乐诗词,历史文学,一直恩爱到了白头。
04 这样美好的女人,怎舍得让她深情尽负?
蔡文姬生于战乱,偏才貌双全,于是在她的身世浮沉中便多了一曲曲哀歌,令人动容又无奈。
第一次嫁人是父母之命,第二次嫁人时是被掳的奴隶,第三次嫁人是上位者的安排。在那个男尊女卑、时局动荡的社会,蔡文姬在无声中为自己做出了选择,那一曲《胡笳十八拍》不就是证明吗?
丈夫早逝,被嫌克夫,她毅然归家。被掳至异族,她没有顾影自怜,而是在苦难中积极学习当地的民俗文化,欣赏胡风乐器。曹操指婚后,虽与丈夫感情一般,她却重情重义,为他争取来了一条性命。
只缘感君一回顾,为君风露立中宵。这样坚强又美好的女人,上天又怎会舍得不给她一个圆满的结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