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了一件大事:安倍内阁决定将韩国移出贸易优待白名单。这一决定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这次安倍内阁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讨论是否将韩国移出贸易优待白名单,而最终的结果无疑显示出安倍政府对于韩国的强硬态度。要知道,在这之前美国还试图干预两国的经济纠纷,但安倍用实际行动告诉了特朗普:这次我说了算。
事实上,日韩之间的争端近些年一直不断,但之前都没有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最多是民间相互抵制对方商品,政府间互相谴责抗议。那么为什么安倍这次会如此强硬,甚至连美国的面子都不给了?
一、安倍的算盘
(1) 为日本科技企业铺路
安倍这次如此强硬,对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连下杀招,先是管控三种关键零部件,接着全面出击,彻底把韩国踢出白名单,这背后其实是安倍下的一盘大棋。
日韩之间在信息产业的竞争由来已久,韩国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这让日本很是担心,好在关键技术领域日本还有一些未被超越的压箱底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能在这次博弈中,一招击中韩国软肋的原因。
但日本知道这些目前还占据优势的领域,很快也有可能被韩国超越,因此必须在韩国尚未全面追上的时候,找准机会给韩国沉痛一击,从而为日本的企业扩大领先优势。
不得不说,安倍这一招玩得确实厉害,他巧妙地利用了劳工问题这个机会,把政治争端转移到了经济领域,顺利地让制裁落地。
(2) 看准时机,见缝插针
在日韩争端发酵之际,特朗普政府是表达过态度的,虽然没有明确地偏向韩国,但其实建议两国休战就是暗地里想拉韩国一把,至少让安倍政府暂停制裁,然而一向听话的安倍,这次却没有按照美国的意思办事。
其实安倍早就想忤逆一次美国,这次不过是抓住了机会。现在特朗普在国内要面临大选、"通俄门"调查、政敌制约等许多问题,对外还要处理美伊关系、美俄博弈、盟友离心(比如土耳其)等一些列难题,这些都让特朗普分身乏术。
相比较这些大事,日韩之间的经济争端,对于美国而言重要性实在是一般,甚至都比不上英国"脱欧"对美国的影响大。美国深知日韩闹不翻天,最多是韩国的产业发展遭遇重击,但这和山姆大叔的利益又有多大关系?
安倍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他知道对于没有油水的事,特朗普才不会随便出手,商人总统必须坚持美国优先,而不是韩国优先。
这就好比一个老板有许多上亿的大买卖要谈,自己的两个年利润不足100万的小店出了问题,大老板会优先处理小店铺的事吗?当然是先保证大买卖啊。
而等到美国有功夫重视这事的时候,韩国产业已经被打得遍体鳞伤了,安倍的目的已经实现了。
(3) 巩固民调,推进修宪
安倍这次对韩制裁,获得了日本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因此安倍的做法是有深厚的民意背景的,近些年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安倍这么做也有迎合民意的意思。
而且安倍一直力图修宪,目前支持修宪的民调只有一半,所以安倍要借着劳工问题,一点点地让日韩争端扩大,激发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样有利于提高民众中支持修宪的比例。
既然安倍已经做出了向韩国下狠手的决定,那么这样的做法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二、日韩打架,危机并存
虽然日本制裁的是韩国,但受到波及的却不止韩国,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相关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因为韩国近些年在信息产业发展上态势迅猛,所以一旦韩国的企业受到波及,那么必将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影响。
可以确定的是,一些等着韩国提供产品的国家和企业会蒙受一些损失,但很快市场就会进行自主调节,一些和韩国技术平行的国家和企业必然会填补这一市场空白。
而最大的的受害者,毋庸置疑,就是韩国。
总而言之,这次信息产业的局部震荡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但影响有限,甚至可能对与韩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和企业提供新的机遇。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才不会被卡脖子。这次韩国就是一个例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