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石景山区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融合

石景山区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融合


多元融合、多方联动、多校共研 石景山区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融合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融合石景山区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好课堂项目和石景山区外聘专家项目中实验小学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科深度融合》项目,由石景山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教育技术研修中心和实验小学共同筹划,于12月26日在石景山区实验小学成功召开石景山区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交流研讨活动。



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雍潜,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北京电教馆原馆长、北京特级教师潘克明,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员、全国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张静然,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研究室原主任赵保和,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数字资源室主任乐进军,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研究室副主任李波,海淀区教育网络和数据中心主任、特级教师马涛,房山区教育信息中心副书记、研究室主任梁一凡,丰台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研究室主任李小春,副主任李雪萍,门头沟区龙泉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李西刚。石景山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张树升,石景山教育分院院长周玉华、副院长武凤鸣,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师训处主任陈绪峰,石景山区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主任王升,石景山区教育分院教育技术研修中心主任张大光,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杨红兵,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课程室负责人王荣珍,好课堂研究院院长马朝晖及其带领的好课堂项目团队,以及各区县相关领域专家,为石景山区目前技术条件下开展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进行把脉诊断,建言献策,探讨、完善和推动我区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创新发展的模式和方法。



活动上,石景山区实验小学李晓军校长作为主办校的代表进行发言,她表示,实验小学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先进校,一直致力带领教师们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育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今天,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就在努力实现技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模式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来自石景山区东、中、西部8所学校16位教师讲授研究课,涵盖区各校普遍应用的主流媒体技术应用,如:交互电子白板技术、个性化学习PAD技术、无线微录仪技术、互动反馈技术、希沃授课助手、101教育PPT等极简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校共同研究、交流各校在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本次研讨会石景山区部分小学校长、教师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与会专家及代表对16位授课教师的研究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本次应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启迪思维方面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8所学校联手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赞赏。

与会专家及代表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不断推进,石景山区的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工作将会不断提升取得更大成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00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