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当是实现梦想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生活而学习。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发挥特长和潜力
比如像世界上知名的大学哈佛或者斯坦福等给与学生的教育就是如此,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经常会听到年轻人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们也见过不少年轻人,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真正喜爱的职业”,却最终迷失在寻找中。甚至到中年,还是在频繁的跳槽中越来越迷茫,越来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说,尽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其中的一切都是你喜欢的,但是研究发现,工作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越高,我们就越能发自内心地努力,并获得幸福感。
相信很多人原本以为一份“真爱”的工作,是寻寻觅觅之后的一瞬间:“哇!我找到了!” Angela 起初也是这么想。然而,走访了众多热爱事业的成功人士之后,Angela 才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对某件事坚持了一段时间、深入地投入之后,热情和兴趣才会越来越强烈。凡事浅尝辄止,到处“种草”,“真爱”是不会发生的。
换句话说,爱与坚持,是相互促进的。越坚持,越热爱。没有最初的喜爱,也不会有之后的坚持。但没有持续的投入,就不会有更深的热爱。
对于已经尝试了很多却仍然迷失的人来说,需要的不是继续寻找,而是在一件事上持续投入和坚持。也许你投入之后就会发现,你所热爱的不在“远方”,就在你的眼前。
其次是用各种利益鼓励学生的教育
比如奖学金、各种奖励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奖励,这是符合人性中喜欢奖赏的特点。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得到奖励而学习的孩子,往往内驱力不足,一旦奖励不再满足他们,那他们学习的热情也消失了。外在的奖励只能暂时见效,不能产生长期可持续的作用。
Angela 教授曾在TED论坛发表了关于Grit(坚毅)的演讲,这个视频随即风靡全球。在美国TED网站上,这条视频的点击率已超过1100万。她认为:孩子的教养过程中,若一直依赖于外部评价或物质奖赏来产生成长动力,其本质和训练马戏团的小猴子并无差异。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建造其内驱力,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动作,而非仅仅是表象动作。
Grit 是指对长期目标的持久热情与坚持。根据 Angela 的研究,Grit 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比 IQ、考试成绩、家庭收入或者社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更大。
再次是灌输式教育,即所谓教化式的教育
就是目前学校里用的最多的,凡事皆有标准答案,不允许多样化的思考。用统一标准、统一的评价方式来挑选和教育不同的孩子,一刀切式的教育。
在以往传统高考的“指挥棒下”,文理分科,仅仅依靠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很多很有天赋的偏才、怪才就被统一的、一刀切式的标准给埋没了,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还有更次一点的教育,就是控制孩子
控制孩子,过度束缚孩子,天天看着孩子。在这种严密的看管之下,孩子的人是给管住了,孩子的每个方面都要听从家长的指挥,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是家长的“牵线木偶”。
父母对孩子进行控制,最常用的借口就是:“爱”以及“为你好”。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为你好”,他们自己也并不确定,或者只是自己认为是好的。家长貌似培养出了“听话”的乖孩子的,但是缺扼杀了孩子的独立自主性,他们永远都能成为真是的自己。
最差的教育就是不把被教育者当做活生生的人
比如曾经流行的各种治网瘾的方法,一些所谓的教育大师发明的各种可怕的治疗网瘾的方法,例如电击法,问题少年学校等等。
在这样的教育中,受教育者不再被当做人看,而是被当做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动物来对待,这种粗暴的方式也会给被教育者带来一辈子都无法磨灭的伤害。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够发挥被教育者的特长。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所以父母想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尽早给孩子做好长期规划,帮助孩子一起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引导孩子走向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那条路,并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通过爱与坚持,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兴趣,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从小学起,到初中毕业,要做好根据孩子的天赋、兴趣、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好学业规划,让孩子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尤其是要有长期的学习目标。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学习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帮助孩子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他对学习的信心会越来越强,会越来越爱学习。
到了高中,面临选科,要帮助孩子做好科学的全方位的测评,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选择合适自己的学科。
到高中毕业,面临选专业、填志愿,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在大学中朝着目标践行。
到大学,孩子已经成人,更要把握好进入社会的前四年,在大学四年中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根据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以结果为导向,把握好每一个阶段,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生涯规划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生涯规划所包含的学业规划、升学规划、职业规划,在每个孩子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就业阶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