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2019年5月26至29日在贵阳召开。其随后不久发表了2019年的《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发展指数最高的5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以及贵州。作为西部省份的贵州,真正经济实体并不突出,能有如此成绩也许让许多人意外。贵州能进入到全国大数据产业前五名,这主要得益于全球众多互联网企业入驻贵州以及贵州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贵州贵安新区里,我国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华为、苹果腾讯等企业大数据中心即在此,甚至国家的大数据中心也都在这里。
华为、苹果和腾讯等现代科技企业相继在贵州建立大数据中心
早在2017年8月时华为数据中心就在贵州贵安新区开建,用于储存华为在全球170个国家的管理数据,并且华为还表示今后华为高层和重点培养人才也将引进于此,每年招进人才数将超过万人,仅此一个项目占地达1500亩,开工几个月一座大山就被掏空,里面可安装的存储器数量高达60万台,建成后将成为此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
此外苹果计划在贵州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以此来方便中国苹果用户的数据存储,提升用户体验,目前苹果数据中心一期占地150亩,计划达到430亩的规模,苹果iCloud中国(贵安)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成为iCloud在中国的核心。
腾讯在贵州新建的七星数据中心是一个特高等级绿色高效灾备数据中心。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究竟有哪些“道理”?
此外阿里、移动、联通、微软等大型科技企业也都在贵州建有数据中心,就连我国数据安全保障中心也设立在此,一个92.5%为山地和丘陵的内陆省份,为何能得到我国以及世界众多大型科技企业的青睐呢?一个科技企业的命脉除了科技技术外还在于它的数据中心,其保存着大量用户的各类数据,想要完好的储存就得确保天时地利人和。数据中心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还属散热,在机房里的服务器24小时都要工作,这也将产生大量热量。贵州的独特山体地形和气候为建立数据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贵州山多,海拔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16℃,夏季平均气温22℃-25℃,年平均气温不高提升了服务器散热的速度,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也能得以保障。此外,贵州空气清洁,火电、水电资源丰富,地质结构稳定。这些,正是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天然优势。
数据存储成本中有近50%是耗电,贵州冬暖夏凉的气候可让数据中心运行节电10%-30%。水火互济的电力结构和低廉额电价,为大数据运行节约大量成本。当华为把全球数据中心放在贵州时,总裁任正非说:“数据中心放在贵州,一年就可节约上亿元电费”。清洁的空气则能提升服务器寿命和稳定性。地质结构稳定,多山洞的喀斯特地貌,是理想的数据灾备中心。腾讯七星数据中心便在山洞中建成,山体本身就是强大的保护壳,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安全。
配合山体而建的数据中心有利于设备更好的散热
在贵州贵安新区一数据中心里,既没有厚实的大门也没有保温墙,更听不到空调及冷却塔的轰鸣声,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建设的位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当外面的温度接近30度时,内部数据中心温度最高只有20度,再加上建筑顶端多个自然排气孔,服务器产生热量自然而然排出,基本不需要额外的降温措施。这就体现出了贵州的天然优势。
贵州的独特优势将促使其发展成中国未来的“硅谷”
贵州空气清洁,火电、水电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单价也低,数据中心耗电量十分之大,将其建在贵州每年也能节省不少开支;贵州平均气温不高,这提升了服务器散热的速度,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能得以保障;贵州地质结构稳定,在大山中建设数据中心基本都是从山脚挖出山洞,这也使得其能避免导弹的攻击,能最高等级的确保数据安全。如今随着贵州的优势不断被挖掘,让众多世界企业看到了投资发展的方向,相信在未来贵州将发展成为中国“硅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