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19日在年度大型记者会上说了一段关于二战时期苏联与波兰的恩怨,随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普京说到:「1939年苏联军队进入波兰时,波兰国内形势混乱,波兰政府已经失去对本国军队的控制,逃到了位于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边境地区。苏联根本无法与其联系讨论进军问题。」
普京的言下之意就是当前流行的关于苏联和纳粹德国瓜分波兰的故事是偏颇的,苏联并不是侵略者。
·苏德瓜分波兰的示意图
波兰外交部则针锋相对表示:「我方对俄罗斯联邦当局代表,包括普京总统有关二战进程的言论感到担忧和不解,这些言论呈现了不真实的画面。」
那么,当时苏联与波兰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普京的说法是不是事实?波兰方面的指责又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普京描述的事实是完全客观的。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很快时间便击败了波兰军队,闪击战初现威力。而苏联是9月17日,也就是德国入侵16天之后才进军波兰的,此时波兰政府和军队确实已经溃散。要联系也联系不到了。
·进入波兰的苏军
·苏军俘获的大批波兰士兵
但是,一个片段的事实就能否定苏联作为侵略者,和纳粹德国瓜分波兰的事实吗?
当然不能。因为这个侵略计划明明白白的出现在《莫洛托夫—李宾特洛甫协议》关于波兰的秘密条款中。也就是说苏德瓜分波兰是在苏联计划中的,这是苏联主动采取的侵略行动,无可辩驳。
·李宾特洛甫与斯大林
但这是否又能证明波兰政府的最新说法,即苏联也是二战发起国的论断呢?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它涉及到历史真实与历史叙事的视角问题。
真实在发生的历史是没有片段的,它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因果相联。但是历史叙事却总是只能选择一个片段,无论是一天、一年还是一个世纪,都是一个片段,只要是片段就有局限性。
拿苏联—波兰这段历史恩怨来说,苏联此时是波兰的入侵者,这毫无疑问。当代波兰据此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将苏联则指责为入侵者。这样对塑造现代波兰的民族主义当然是有好处的。
但对于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来说,他们就不太好接受这个观点来。因为在他们看来,怎么只能仅仅看这段时间,仅仅看这件事呢?
波兰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远不止那一段。几百年来,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波兰是天主教,俄罗斯是东正教),两边就是一路仇杀过来的。苏联建立之初,苏波战争苏联战败,与波兰签订了《里加合约》,将部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土地割让给了波兰。这在苏联人的心中也是奇耻大辱。
所以苏联人据此就可以说,他们与德国瓜分波兰领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在雪耻。
·占领波兰的苏军在举行胜利大阅兵
这就是转换了长短历史时段以后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其次,回到当时现实政治的层面,对于道义上的褒贬同样也没什么意义。因为当时苏联不仅在与纳粹德国接触,还在与波兰、英法等各方面接触。苏德之间本来戒心都很重,双方都知道彼此必有一战。所以苏联在与英法谈判的时候提出,当德国进攻时,苏军需要进入位于苏德缓冲区的芬兰、波兰等国。但这一方案得到了波兰的坚决反对,波兰人认为一旦苏联出兵,他们就不会走了。
苏联向英法提出不必顾忌波兰的感受直接签约,但英法担心出卖波兰的利益会将波兰推向纳粹。结果谈判没有任何结果。苏联便转而接受了纳粹德国瓜分波兰的建议。
·占领波兰后纳粹德国军官和苏联军官握手致意
也就是说,彼时秘密外交穿梭往来,一切都是现实利益的考量。当时的波兰政府没有处理好状况,使得苏联走出了合谋纳粹德国的一步。在这个意义上,普京说的也没错。说不定当时波兰政府扭转态度与苏联合作,一切又会不同了。
这当然只是一种幻想,考虑到波兰的反苏、反俄倾向,这种合作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我想在这里表达的是,对于历史事实的运用实际上一项非常有技术的活。所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说法,其实并不只是说对于历史事实可以胡编乱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个太低级了。真正的打扮是对于历史事实片段的拼接使用。
通过不同历史叙事者的自有逻辑,历史事实片段被编辑成为完全不同的故事。就像是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所以,如果大家想要摆脱特定倾向,想要对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具有客观,或者至少是不偏激的理解。那就必须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关于这个对象的所有信息。
如果做不到,那至少应该听听多方面的见解,就像苏联—波兰的这段历史一样。矛盾的说法至少会引起我们探求真相的欲望,从而一步步接近完整的图景。
说明: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布鲁科夫”(ID:bulukov1989)
作者:布鲁科夫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