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武庙十哲:“兵家至圣”孙武

武庙十哲:“兵家至圣”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流传后世非常著名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家圣典”,排行《武经七书》之首,并且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孙武的祖父原来姓田,和田穰苴一样,也是原来陈国的公子陈完的后代,后来因为功劳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到了孙武生活的时期,齐国内乱严重,权势斗争风云变幻,孙武不愿纠缠其中,于是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公元前512年,当时的吴王阖闾准备向西边进军,于是当时的大臣伍子胥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当时的孙武已经写成了《孙子兵法》,于是带着写成的兵法来拜见吴王,并且得到了吴王的赏识,于是封他为将军,并且时常与他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和政治问题。

公元前508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先策动桐国背叛楚国,然后又派说客去说服楚人,让楚国以为吴国惧怕他,于是假装偷袭桐国,实际上攻击了楚国在豫章的军队,攻克了巢,活捉了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采用孙子“就粮于敌”的政策,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指挥下只经历了五场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就打到了楚国的都城,这次战争吴国只用了3万的军队,连战连捷,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公元前494年,原来的吴王死了,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已经过了三年,并且发动了对越国的战争,打得越王夫差屈辱求和。但在吴王夫差杀了孙武的好友至交伍子胥之后,于是孙武不再为吴王出谋划策,于是隐居于乡间,修订兵法著作,直到逝世一直没有离开吴国。

孙武作为一个历史著名的军事家,不仅在军事方面有非常重大的成就,并且在政治方面也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外交的努力,军事的实力,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他的这种军事思想享誉古今、闻名中外,对后市的影响极深,他在军事科学这门具体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异常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并确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与孔子老子的并列地位,被并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颗明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534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