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加过一个股票交流会,有一次,会里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一位 “大神”的交易手法——他在一个短时间内净值翻了五倍。众人探讨的异常兴奋,更有甚者对其产生了崇拜,觉得其如天下繁星遥不可攀。
这时,一位群友说: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寥寥无几。
但仅仅一瞬间,他的话语便淹没在新的消息里,没有激起一丝浪花。
几天过后,我在一个媒体上又一次看到了这句话,是他写的文章。他详细的阐述了一下其中的逻辑,条例异常清晰,非常客观具体。然后,他把这篇文章转到当初的那个群里,但是可悲的是,依然没有人关注,众人依然在探讨短时间内实现暴利的方法。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感受,但是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能从整个事件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孤单与落寞。
有些时候,有些人会突然发现,当他想认真的阐述下他的观点时,却没有任何人愿意听。或者说,根本没有人听的懂。
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这疯狂的人群,目瞪口呆的收回了打字的双手。
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什么叫孤独。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抵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尼采
为什么很多顶级的股票投资者一般都不谈具体的投资交易细节?为什么很多顶级投资人谈吐之间,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与格局?
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渡过了想表达具体观点的阶段了。
曾经,在某个炒股大会上,有人向一个著名投资人提问:请问,你为什么要交易多个行业,多个板块?
他说道:分散风险,累加收益。然后结束提问。
看似唐突,其实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间就懂。如果对方不懂,那么他不但要解释怎么分散的风险,又如何累加的收益,还要回答,单品种与多品种的优劣对比,还要讲解行情走势的特殊性和概率,甚至还会涉及到具体的交易方式…更关键的在于,提问者很可能根本无法理解。
就如同脱离了仓位和回撤,单独展示收益率一样。一套完整的体系,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单独拿出来讲,都有很大的逻辑漏洞。
所以,在大多时间内,关于交易体系单独某环节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朋友的沙龙,他说他的策略中包括趋势策略和震荡策略。
会后,我请教他:“震荡策略怎么做?”
他回答:“就是更小周期的趋势跟踪。”
我问:“那你为何不直说呢?”
他说:“难道你要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趋势和震荡的相对关系?”
“在某些时候,严控底线,不争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可以增加效率。”
为了达成交易,将自己的理念强行的压缩成一种便于理解的说法,这是一种世故,一种妥协,但我觉得,这其中最深处,也隐藏着一丝孤独。
我们都想把最真实的东西,最直接的表述出来,不想把它压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实的东西表述的太简单,很多人却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
因为越是简单,需要洞见并取舍的东西就越复杂。
交易体系的每个环节都密不可分,每一个细节的制定,都包含着投资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心路历程,成长经历。每一个决定的背后,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决的取舍。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交易体系,但我们看不到他背后的经历。我们不知道他放弃了什么,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抉择,更不知道他怀揣着怎样的投资信仰。
曾经在一个音乐软件里见过一个评论:年轻的时候,喜欢把耳机的一端分享给别人,现在,我发现,我已经无人可分享。因为我基本确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听到了什么。
顶级的投资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来,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生死磨练,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风格。
投资的世界里,或许会有你的同类,跟你的交易体系非常相似。但是,这套交易体系的背后,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
因为投资交易是一个重塑自己的过程。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看透表象,洞见本质,体味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点,将一切的经历,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专属于你的交易体系。
就如市场的最新价,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对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断,包含了不同的下单时间和下单过程,包容所有,形成了这一个时间点的价格。
为什么是这个价格?没有人说的清楚。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价格的形成,独一无二。
很多人把寂寞当成了孤独,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过那种状态。
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
所以,有人说:孤独是灵魂的散发,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
而股票期货业的顶级高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境界,变的更加孤独。
孤独的人自成世界、自成体系,独立思考。因为他知道,存在于脑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台。
因为在那里,他可以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而我们人类一切思想的诞生,都源于此时此刻。
交易者不是诗人,只是孤独的战士
凡是涉及到诱惑或者压力的时候,人的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投机交易终归是要靠执行来验证对错赚钱的,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说交易场是赌场可能很多交易者不同意,但是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弱肉强食,筹码交易的背后是人性的碰撞,是自然界食肉性动物最根本的竞争,所以,这里可能会有你需要的远方,但是绝对没有你想要的诗!
交易者不是诗人,只是孤独的战士,所以内心柔弱的不要玩,猎物在前,扣动扳机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执行力不够的也不要玩,与所有的战士一样,除了规则和纪律,交易的战士也离不开不折不扣的执行。
人都有天生的执行能力,但是层次不同,在大家都不能预测行情的情况下,确切的说执行力的不同,区分了不同层次的交易者,谁都会犯错,只是有的交易者总是来回犯同一个错误,每天几乎都在发着同样的牢骚犯着同样的错;有的交易者偶尔会重复犯错(当然,绝对不错的人也不存在),总结起来说就是,谁犯的错越少谁赚的钱就越多。
真正犯过错爆过仓的交易者才能体会那种错误的代价,所以也只有这些重新站起来的勇士才有资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交易者,在这种情形下锻造出来的执行力与其说是优势,不如说是意识中一根不敢触碰的底线。
耐心等待市场真正完美的趋势,不要先入为主,做预测性介入。
时机就是一切,在恰当的时候买进,在恰当的时候卖出。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种认为随时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个条件,就是,交易是需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观的,适当的理由。除了设法决定如何赚钱之外,交易者必须也设法避免亏钱。知道什么应该做,跟知道什么不应该做几乎一样重要。
股票作手必须对抗内心中很多代价高昂的敌人。赚大钱要靠“等待”,而不是靠想。一定要等到所有因素都对你有利的时机。预测市场之所以如此困难,就是因为人的本性,驾驭和征服人的本性是最困难的任务。仔细地选择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操之过急,是要付出代价的。
炒好股票首推的心态就是耐心。耐心就是面对波动,有平常之心,冷静观之,不为所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是心灵上最高境地的体现。耐心明显的表现是沉稳,耐心通俗的讲就是能够忍住、不着急,也就是“忍耐”之心。”
技术分析只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操作才是投资盈利的关键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投资者成长的过程中,有专业人士相助是最好不过的,如果能加上一些投资神器的相助,投资者就能如虎添翼。然而这些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投资者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神器,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最终养成自己特有的投资习惯,这些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能够在股市这样的博弈场所里面最终成功的人,注定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个人感觉大体分成四个阶段:
01
受难阶段
首先是要经过一段非常痛苦的、折磨人的失败过程,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估计顺利的话也要个几年,天赋异禀的可能时间会短些。有了这段痛苦的经历,我们才有机会去体会到底在前几年的时间里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自己犯了什么罪。
很多人在这一阶段就停止了脚步,停下脚步的是不愿意思考的,或者是不愿意接受失败的,更有甚者是还没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只是感叹市场的不配合、自己生不逢时的。
02
反思阶段
有了痛苦的失败经历,才能真正有机会去体验到底过去我们犯了什么错,才能逐步去剖析过去那个在市场面前表现的或是狂躁的、或是亢奋的、或是低落的、或是目空一切的、或是草木皆兵的动物精神状态下的那个“我”。那个“我”到底是为什么会犯错,为什么会导致自己的资金不断地减少,我需要找到一个使我做出错误操作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实那就是人性,是我们固有的人性的弱点在股票曲线发生波动时让你失去了理智,变成了动物,一瞬间的情绪让我按下了键盘。发现了这个,难能可贵,这需要不断地反思和领悟。
要体会人性的弱点是怎样在股市或者期市里面表现出来的,然后再去寻求战胜这种人性的弱点,其实就是要战胜另外一个自己。
很多人这一步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不是不去反思,有可能是思考的方向出了问题。很多人思考的目的是为寻求一个更牛的,或者更稳定的技术方法,而忽略了心法。技术的层面,我感觉没有固定答案,各有各的妙处。
03
修正阶段
通过剖析过去的那个失败的“我”,找到了犯错的根源,接下来就是要逐一对过去的错误行为进行修正,一点一点地改变,过去的卖点可能会变成现在的买点,过去的买点也可能变成现在的卖点,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是的的确确有可能发生,慢慢地改变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学会控制情绪,慢慢地发现自己开始扭亏了,后来开始盈利了。这也是一个过程,也要一定的时间,这一切的改变还是要建立在过去的那个“我”的身上,只是那变成了一个研究对象,是一个敌人,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敌人。战胜一个熟悉的敌人很简单,因为你知道他所有的思想,他的每一步打算,每一个棋路你都能窥探;战胜一个熟悉的敌人也很困难,就是你知道他的弱点,但是在操作上却不付诸于行动,知易行难,导致空悲叹的结果。
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可能已经比较少了,这是一个开始能够形成自己操作模式的阶段,不管是短线的还是中线的,这个取决于过去的那个“我”是哪种类型的。
04
精益求精,增强执行阶段
通过反思过去的失败,找到原因,改变自我,形成了自己的能够慢慢稳步盈利的模式,一路走来已经非常不易。但是战胜人性真的是很难的,需要坚定的,一贯性的执行力。不断将操作练习固化,形成自己的操作习惯,磨掉性格的棱角,锁住冲动的情绪,很残酷,很孤独。
同时股市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地方,在坚持自己固有的操作模式的时候,还得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学习新的东西。注定,将来的路,还是会有错误等着自己去犯,但是不可怕,懂得反思,懂得寻求犯错的原因,懂得剖析自己,更懂得坚定地纠错,那我们还能前进。
投机本身是任何自由市场的竞争产物,它源于人性对利益的追逐,本身没有道德的枷锁。事实上,投机也是一种工作,而且是一种辛苦而有智慧的工作,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赚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投机者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过人的胆识、智慧。
对于股市而言,这里的投机者除了少数有机会短期操纵个别股票外,大多数都是凭自己对市场领先一步的判断而获取低吸高抛的收益的;如果公众跟随他们的判断走,他们就是赢家;反之他们就是输家,但他们会很快接受现实,做出调整;当然,为了考验公众的反应,测试性的推高和打压是少不了的动作。但是,大多数投机者只是价格的预测者,而非价格的操纵者。
散户既然不能达到那样的专业程度,就没有资格来押击他们,更不能把自己因为无知和无节制所带来的亏损都归咎于他们。没有了他们,市场将如一潭死水,而缺乏投机性的市场,资本是不感兴趣介入的。投机,从本质上来看,是促使市场增加流动性的回报,具有高更风险和高回报的特征。在风险和收益同比例的情况下,投机者形同承担自负盈亏责任的经营者,其投机行为不应该被否定或批判。相反,理性的投机活动还能够活跃交易、挖掘价值、配置资源、抵抗风险等积极的作用。
无论是多大的投机者或操纵者,他们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拿破伦的话来概括:要么你是疯子,要么我是疯子。也许经常犯错误的不是他们而是市场或公众,但是力量大的一方终究会获得胜利,而力量小的一方则沦为失败者和疯子,这跟对错没有关系。所以,股票交易很多时候不是去分析谁对谁错、合不合理的问题,而是要去分析买方和卖方谁的力量更大。
投机历史上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杰西·利弗莫尔。他是美国二十世纪前50年投资时代里最耀眼的明星,曾经一度垄断了整个商品市场,甚至于江恩都曾对他顶礼膜拜。对于他的投机行为,我曾经有过以下的日记:
因为蔑视一切现有逻辑,打破一切原有陈规,天才创造了一个凡人所仰望的空间。而当天才走到英雄的道路上时,他无视于轻易得到的无数成就,继续挑战自己的潜力和自然的法则。他继续成功,则继续为英雄,他一旦失败,则宁可毁灭。因为,他不想做凡人。凡人不知道的是,当英雄走向巨大成功的时候,也就是想获得巨大自由的时候,可结局常常是相反的。所以他越发突破旧秩序,他试着想搬起他自己正在坐的椅子。但人是胜不过天的,而英雄则往往想知道天究竟有多高,他知道,这个答案只有他或许可以解答。诸多的磨难使他失去了对生的眷念和对死的恐惧,他清楚自己继续摸高则必将天折,只是,他仍然想知道人类的极限在哪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他知道,只有他才能创造一个人们必须重新观察的高度,只有他才能检验真理存在的广度、深度和价值,因为他是行业的第一。
凡是天才的开始,都曾经思考过“侯王将相,宁有种乎?”;凡是天才的结束,也都坚信过“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他常常嘲笑世人,嘲笑那些在市场分析里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凡人,他们往往希望能找到持续的、稳定的收益率,他们希望“一劳永逸”,他们害怕失败和难熬的压力。面对巨大的、持续的、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这些辛勤的动作幼稚得可笑一—人在江湖走,怎能不挨刀?
没有“一劳永逸”的秘籍,最多你也只能为自己做一副铠甲(比如投资策略、资金管理、交易系统),使你自己获点小利的同时尽量长寿些。所以,很多人将精力放在了做铠甲装备上,而忽视了对自己勇猛本性和舔血生涯的残酷训练,此为英雄所不齿。当然,当99%的人都倒下时,拥有这副铠甲保命的人也就成了将军一—但他,不是英雄。
英雄深深明白什么是刀口上舔血,什么是有去无回。他的强悍和睿智使他考虑的不是每场战役的生与死的问题,而是如何将别人甚至所有的人打败,获得自己独有的巨大的战绩。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行为,这种每场全力投入的剧烈程度,注定了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常常考虑的是战、战、战,凡人常常考虑的是活、活、活,因为有他的存在,凡人避其锋芒;因为有凡人的存在,所以才有他的嗜血成性。他的陨落,凡人不可理喻。
寂寞、训练、搏杀、享受、疯狂、死亡,他早已习惯了,他死于常人所不能知晓的英雄气节。但英雄,有时是可耻的,因尝遍艰辛与荣耀的孤独与狂妄,凡人承载不了。
了解更多股市资讯、操盘心法和交易系统,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C567016),免费领取牛股战法和长、短线盈利模式一套,精准把握主力资金动向 ,更多的买卖点的把握,选股策略,解套等股票投资要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