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8岁登基,由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位辅政大臣辅佐。不知不觉已经过去6年,此时的康熙已经14岁了,马上就要到亲政的年纪。孝庄太后一直在思考康熙如何掌握权力的问题。
可是朝中的大权明显被权臣掌握。四朝元老索尼是个老奸巨猾的人,一直都是坐山观虎斗,从来不参与任何决策,以生病为由不问政事。遏必隆虽然排名第三,但是却甘愿做鳌拜的小弟。整个朝廷就以鳌拜和苏克沙哈的势力最大,他们两个人都笼络了一批官员,随时都想把对方扳倒。
利用权臣之间的矛盾,是皇权制约权臣的常用手段。孝庄太后也不例外,她很清楚目前朝中的局势,鳌拜和苏克沙哈都想独自掌握权力,让他们互相斗争也有好处。如果两个人联手合作,才是孝庄太后最害怕的事情。
朝廷开恩科取士,鳌拜和苏克沙哈都找到了扳倒对方的机会。苏克沙哈以鳌拜大肆圈占土地为由弹劾鳌拜,并且笼络班布尔善等人帮助自己,而鳌拜也笼络了大批的巡抚和总督,让他们诬陷苏克沙哈。
就在朝廷的危难时刻,即将要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孝庄太后却要离开京城去祭祖,把所有问题都抛给了14岁的康熙。孝庄这个举动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事孝庄太后最高明的一招。
孝庄太后就是故意离开京城,让鳌拜和苏克沙哈斗得两败俱伤
孝庄太后说是离开京城,其实并没有走远,而是在半路就驻扎下来。苏麻喇姑连夜骑马向孝庄太后汇报此事,可见孝庄太后没有走多远。我们看看孝庄太后怎么说的:
我才走了几天,他们就开始不安分起来了,鳌拜就怕不急待的跳出来,我也知道苏克沙哈他想要什么?皇帝还是太年轻。
孝庄太后就是给鳌拜和苏克沙哈互相斗争的时间,让他们争个你死我活。不论是鳌拜扳倒苏克沙哈,还是苏克沙哈扳倒鳌拜,对孝庄太后和康熙来说,都是除掉一个大隐患。历史上是鳌拜扳倒了苏克沙哈,如果当时苏克沙哈扳倒鳌拜,在历史上那个大权臣就是苏克沙哈。
孝庄太后亲自到索尼府里,拉拢索尼,封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为皇后
等到苏克沙哈被抓进大牢里以后,孝庄太后说杀掉苏克沙哈很勉强,让康熙都觉得是孝庄太后杀掉了功臣。其实不然,苏克沙哈哪里算是忠臣臣,他不过是另一个鳌拜罢了。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索尼看的是清清楚楚,索尼之所以不参与任何决策,其实也是在给孝庄太后示弱,他这是自保策略。如果索尼像鳌拜一样高调,那么索尼会是第一个被孝庄太后弄死的人。
孝庄太后利用出去祭祖这一招,成功的除掉了苏克沙哈极其党羽,剩下的就是索尼和鳌拜,遏必隆可以忽略不计。孝庄太后杀掉苏克沙哈以后,又告诉康熙,等到鳌拜被扳倒以后,要给苏克沙哈的后代加官进爵,这样康熙就能赢得一个好名声。
孝庄太后一直都知道索尼其实是装病,于是亲自到索尼府上探望。索尼见到他的孙女赫舍里,当即摘掉自己戴了四十年的项链送给赫舍里,又把赫舍里封为正宫皇后。
这样索尼就全心全意的跟孝庄太后和康熙站在了一条战线,索尼就会利用自己的势力牵制和打击鳌拜。孝庄通过这一招布局,鳌拜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1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