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政策自实行以来,一直是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热点,之前,我们了解了自主招生的学校、招生人数、录取流程与考核方式等。有家长说:“孩子不参加自主招生,这个跟我们没关系。”
孩子不参加自主招生,真的不受影响?其实没那么简单!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自主招生的影响有哪些~
自主招生的变化
2019首年进行自主招生,同时取消了独立批招生,但自主招生的录取时间与独立批也很相似,因此,很多家长会将两者等同来看。
事实上,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区别,我们先来看看2019年自主招生和2018年独立批的对比。
在招生学校上,自主招生的招生学校,比过往独立批招生学校有所减少,而且需要提前考核,不止参考中考成绩。在招生人数上,自主招生人数有明确的比例限制,招生人数对比独立批招生也有所减少。
自主招生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考自主招生受众人群比独立批少。这意味着更多人会在后续批次被录取,后续批次的志愿填报更重要了。
所以,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跟大部分考生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全级排名靠后的学生而言,提前批统招生组的志愿,策略需更稳妥为宜。
1. 需重视指标到校志愿组的填报
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减少,不少尖子生或会在指标到校志愿里被录取。对这部分学生而言,结合自身成绩在学校的大概位置,评估自己指标到校志愿组首志愿被目标学校录取的概率,填好指标到校志愿组,做到充分利用,非常重要!
2. 提前批统招生志愿填报策略需更加谨慎
全级排名越较靠后,指标到校被录取的几率越小。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大概率会在提前批统招生及后续批次被录取。
2019年学校在各可批次设置的招生计划,跟以往大不一样。不少学校提前批统招计划缩减。而热门的高中,在提前批统招之前,通过自主招生和指标到校的录取满足率较高,剩余未录满下放到提前批统招生组录取的名额就不多。
因此,考生进行热门高中的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需要充分意识到这点,谨慎填报。
(2019年与2018年同一所学校招生计划对比,提前批统招生(本地)计划缩减,以广州市第五中学为例)
自主招生备考方式
自主招生的招生对象和考核方式,主要参考学生综合表现评价,招收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学生,所以同学们在备考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日常关注时事;
②重视校内每一次成绩,每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尤为重要;
③关注五大学科竞赛的动态;
④尽早拓展学科特长,如语文作文、英语演讲、科技发明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0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