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小霸大王之仕宦篇:苏舜钦简介

小霸大王之仕宦篇:苏舜钦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原籍四川中江人,公元1008年生于河南开封,进士。在北宋第四位皇帝、被称为“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宋仁宗赵祯临朝时,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大理评事和集贤校理,最后官至提举进奏院之职。苏舜钦出身高贵,天资聪颖,是宋诗第一人梅尧臣、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好友,沧浪亭主人和《沧浪亭记》撰写者。宰相杜衍女婿,庆历新政主持人范仲淹副相延揽并倚重的人才,是著名诗人、书法家,有大宋“李白”之称,按理说苏舜钦凭借其自身才华和资源,做高官、享大名顺理成章。但因为其过于固执、认死理,以及争功于己,诿过于人性格原因,在被举报公款消费并被罢官后,拒不认错,并一味执着的为自己的过错开脱和辩护,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和幸福人生,四十岁时就忧愤而逝,令人叹息。本文重点谈谈史上著名的“进奏院狱”案的经过,以及苏舜钦对待此事的经验教训。

苏舜钦命运极好,一好是家境好。不仅有个好爸爸,还有个好爷爷、好丈人。爷爷苏易简是太宗朝状元,曾任宰相,父亲苏耆官至工部郎中、河东转运使,世代为官,家学深厚,苏州沧浪亭为其家庭花园。丈人杜衍事上以忠、政有能名,官拜宰相。二好是敏而好学、少慷慨有大志,起点高、成名早。十几岁时针对当时浮华之风与同声相求的好友穆修、梅尧臣、欧阳修等人提出振兴古文倡议,受到文坛硕学通儒辈大佬青睐,22岁时在祖辈庇护下就被朝廷选拔为太庙斋郎,接受儒家礼制和皇家礼仪学习和培训。三好是赶上了好时代,遇到了一位贤明君主。宋仁宗赵祯在位42年,性情宽厚,知人善用,特别是支持改革,推行了庆历新政,史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

占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的苏舜钦年轻有为,踌躇满志,经过太庙斋郎岗位锻炼和进士及第后,26岁的苏舜钦即分发著名相声演员牛群任过副县长的安徽蒙城任县令,不久调任河南长垣县正堂。而立之年后进入中央体系工作,先任判案断狱职责的六品京官大理评事,任职一年左右又调入集贤殿任集贤校理,集贤殿或集贤书院是由佛俗共用的“精舍”、“精庐”演变而来,是皇帝侍读和皇家典藏机构,是读书人极为羡慕、无比荣耀的所在,1042年34岁苏舜钦高调进入馆阁青要之选——管理各省进奏官的进奏院,并任最高长官提举进奏院之职,直至两年后的1044年即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哪年,“进奏院狱”案案发,苏舜钦被罢官并削职为民,意气风发的青云之路戛然而止,马鞍形的人生自此成型。

宋朝改革后的进奏院是各地方政府进奏官的集中办公机构,类似于今天各省驻京办主任集体办公,进奏官系地方官,提举进奏院为中央委派官员,系进奏院最高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并管理地方进奏官,汇总地方政情、社情及民情上报朝廷,并将皇帝御旨和朝廷政令整理后发往地方,是各种信息汇聚中心,上情下达的中枢机构。苏舜钦在这个位置干的高情逸兴,意气风发,但风云突变,冷不丁“进奏院狱”案发生了。

按北宋当时习俗和惯例,在秋季祭神期间,各个机构都要组织类似今天年会似的聚餐,进奏院不能免俗,也按期举行了聚餐,为了凑足活动经费,苏舜钦指示有关人员卖掉了仓库里部分废纸等废品物,同时为了提高活动层次对参加者的身份和官职也提出了要求,由于领导重视活动组织的很好,大家都很尽兴,酒足饭饱后大部分人都走了,但乐于豪饮、正在兴头的苏舜钦还意犹未尽,于是又找了几个官妓佐酒,正在津津回味时御史中丞衔皇命闯进拿案,最后以“监主自盗罪”将苏舜钦罢官,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有宋一朝,万事皆宽佑,唯有公款消费极严,为此中招者不计其数,主修岳阳楼的滕子京、大文豪陆游等也都因为公款吃喝遭过贬谪和处分,但绝大多人能正确对待这一惩戒措施,诚心改过,同案被处理的梅尧臣认错改过后,再度被重用。陆游做官做到了八十多岁,但苏舜钦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同大多数人完全不同,他采取如下办法应对。

首先,想办法掩盖事实,找关系铲事。听说欧阳修与查办人是同科进士,就催促好友说情,被欧阳修拒绝后,又去找新政失败去职的老宰相范仲淹和接任宰相的岳父杜衍求请,因犯罪事实清楚且皇帝知情等原因,他们均为出手帮忙,尤其其岳父杜衍不仅不愿帮忙还十分后悔把女儿嫁给了他,粗口责骂他不自重、不自省,并动手打了苏舜钦。找关系平事不成,苏舜钦有开始了新一轮动作,不认账。如同祥林嫂般到处逢人便讲,他被人陷害,是无辜的。无果后继续纠缠,开始揭露或抖搂别人的问题,为自己开脱,给自己叫屈,致使许多人像躲疯狗一样躲避他,鄙视他和讨厌他,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无尽的痛苦,最后朝廷试图拯救于他,又重新启用了他,但他毫不领情,以过去的问题没解决无法工作为由拒绝了,最后忧郁而终,生年40岁。

“醉酒放歌需谨慎,自我放逐要有度”,小过重责”的“进奏院狱”案政治向度解读很复杂,不做过度解释。

苏舜钦身体俊美魁伟,欧阳修有“众奇子美貌,堂堂千人英”诗句。苏舜钦还素有才名,著有《苏学士文集》及《苏舜钦集》,广为流传的《沧浪亭记》及《夏意》、《淮中晚泊犊头》等流芳后世。书法有俊快、飘逸之风,黄庭坚学过其字,米芾赞“苏舜钦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

苏舜钦的悲剧人生具有典型性,有启示意义。

苏舜钦傲气重、固执认死理,没有真正弄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认错改过即为德”的真谛。

苏舜钦少慷慨有大志,仕途顺利,自视过高,受不得委屈。没有真正弄懂“妥协是政治灵魂”的实质。

苏舜钦有福不惜福,不懂得取舍。如果有颗平常心,懂得通权达变,《沧浪亭》林泉山水做寓公,当一个自诩的“沧浪翁”,过得就是天上人间的生活,何不快活哉?!

成功的事业往往是纠错的过程,成功的人就是知错改错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9643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