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针对发达国家的福利免费医疗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网上也出现过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国外的医院比较人性化,还有的人说,在发达国家的免费医疗给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最有力的社会保障,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国外医院效率低。
无论日本,新西兰还是其他国家,外国人都是这样生存的,平均寿命都比国内的人要长啊,事实数据放在这里,因此有些网友认为这样的医疗体系和医疗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英国:全球首个全民免费医疗国家
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向全民提供免费医疗的国家, 1536年颁布了的《济贫法》,后建立"人人都可享受统一标准医疗服务"的"NHS"体系。让该国任何人民,无论你多贫穷,也都可以消除对生病的恐惧。

澳大利亚:全民免费医保
澳大利亚1973年颁布的《健康保险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享受同等机会的医疗保险,所有澳大利亚永久居民和公民(包括新西兰公民)均可申请一张医疗卡,持卡者可免费在私人诊所及公立医院得到医疗服务。

新西兰:领土范围内完全免费医疗
新西兰不但所有公民和居民拥有免费医疗的福利,而且还有一个叫做ACC的组织,即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是帮助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同时帮助那些已经意外受伤的人士尽快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换句话说,就算你是来留学或者来旅游的,如果在新西兰这个国家发生意外,也可以让你免费治疗。

为什么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免费医疗制度,然而富人却总是花钱去私立医院?难道真如有些人说的国外所谓免费医疗如同国内的免费网络游戏?
世界网友眼里的免费医疗
英国网友也抱怨,自己很多次,无论腰疼还是感冒发烧,都给他们私人诊所的医生打电话预约,而他们的医生却跟他说,让他去药店自己买点药,不用去看病。他认为这种医生如果换在中国,早被病人投诉了。

美国网友分享,咳嗽两个月,每次去看医生,医生都要google半天,然后所有能做的测试都做了,最终推荐给了大医院,写了介绍信。到了大医院,排队预约1个半月,最后医生说,我也不知道如何治疗,如果不咳血就别来了。最后这个网友回国挂了个专家号,等了半小时看大夫,开药吃了一个礼拜,病好了。
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位老人在临床和查体都符合多发性硬化,并且出现了侧肢体瘫痪,但做核磁要约到2个月以后,而病人却认为时间"好快"。

新西兰的一个华人朋友,有一个晚上突然急性肠胃炎,肚子疼,去了奥克兰医院急诊,进去之后,登记,排队了5个小时,肚子已经不疼了,但是却排到了,于是被带进一个房间,大概说明了情况,大夫给他吃了一片药就走了。过了一小时,大夫过来问,你还疼吗,他说不疼了,他想回家,可是大夫却说,再观察一个小时,确定不疼了再走吧,于是大夫又离开了。整整医疗过程中,和医生面对面的时间不过3分钟,对话不过10句话。

免费医疗只是一个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而对于公民从自身考虑,无论收入高低在经济许可范围内,还需购买日常医疗保险以保障突发患病的情况下能够接受到及时的治疗。而免费的医疗福利是社会公平性的显现,但不能过于依赖。

世界主流发达国家也会相对建立了适应不同人群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商业医疗保险和救助作为补充模式。而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环境,或目前的医疗体系上,还不足以实行全名免费医疗的社会环境,加强医疗体系不断优化,提高全民医疗服务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7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