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技术革命正带来制度的颠覆

技术革命正带来制度的颠覆

明朝洪武九年,那一年当皇帝的是以残暴著称的朱元璋,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了一件有名的案子,叫“空印案”

什么叫“空印案”,其实就是开两张空白介绍信,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办事,中间可能会出现变数,盖上俩公章带走备用。到那地方后,看看究竟该怎么办,咱就填最后该办的那件事。


这件案子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因明朝有个规定,每年到年底,要有一次“考校钱粮”。

什么叫“考校钱粮”,就是要核对地方的土地、人口、赋税,各种数字。这个数字由府、州、县填报,在布政司核对(布政司是省级行政管理单位)。布政司核对后,再到中央的户部再核对。

如果核对无误,说明上面掌握的土地和钱粮数字,和下面各个布政司,府、州、县所统计的钱粮、土地数字一致,便大章一盖,大功告成。

如果核对有误,对不起,你要回去重填!

当时的首都在南京,如果西南、西北的官员到南京一趟,往返好几千里,大概半年就过去了。

为了方便,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带了空白的文书,盖上印,带着上户部来。你说有问题?好,我再换一张纸,反正印已经有了,我重新填好盖上章,就能过关了。

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只有皇帝朱元璋不知情。他知道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官员相互勾结、欺君罔上,为了一己便利,置朝廷法令,百姓生计于不顾。盛怒之下要将各地主管官印的官员全部处死,下属官员杖责一百,发配充军。

性格刚直的御史郑士利看不下去,冒着生命危险,写了一封奏章,详细陈述了空印的原委始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申辩:



第一,钱粮文书盖的是骑缝印,不是一纸一印,不会用来为非作歹;

第二,钱粮的具体数目,只有最后到户部才知道,如果等文书制成再盖印,势必往返于各省和京师,时间耽误不起;

第三,朝廷之前并没有命令禁止空印之法;

第四,官员们都是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才,杀掉很可惜。


朱元璋看了郑士利的奏章很生气,判罚郑士利到江浦服劳役。空印案涉案的上千名官员虽然没能免罪,但朱元璋事后也采用了“议用半印,出纳关防”之策,逐渐推行半印勘合的文书形式,算是变相认同了空印之便利。

古代交通很不靠谱,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说到底,都是技术落后惹的祸。如果当时电子公文、电子公章瞬间可传,肯定不会有官员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搞什么空印了!

人们常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技术革命带来的,可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对社会制度的冲击,往往更具颠覆性。


比如,屡禁不止的小偷问题,几千年来一直让基层执法者头疼不已。中国有不少成语就来自这个古老的行业,如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为主上解决难题的“鸡鸣狗盗”,威名天下传的大唐游侠空空儿的“妙手空空”,还有心存善念的“梁上君子”等等。

葛优、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天下无贼》里,小偷团伙有句台词成为网络名言: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现在,如果有人再拍这类影视剧,估计台词会变成这样:人们都不带钱了,队伍要失业了

几千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痼疾,最后竟然让移动支付彻底解决了,让人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力量真是强大!




其实,还有被外国人一直诟病的国人诚信问题,也让二人头疼的很。记得有个小品,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因饰演杨白劳的演员欠钱不还,被逼得差点自杀,充分反映了当时“欠钱的才是大爷”的社会恶习。

现如今,老赖现象明显减少。这里面,既有政策法律的推动,更有大数据与信息共享技术的功劳。正是因为信息共享互通,老赖们已无处遁形。

明朝重臣张居正曾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意思是说,国家的事,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遵。

前些年,法院执行中不同程度存在“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等“执行难”现象。时至今日,老赖们终于有了怕头。

2018年5月16日,《中国新闻网》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透露,截至4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54.2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1114.1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425万人次。在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中,有近250万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

还有,公共交通秩序混乱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现如今,各交通路口、关键地段高清摄像头的普设,使得车辆乱行、乱停、乱放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我们完全可以断定,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和诚信体系的综合运用,“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估计用不了多久,也再难觅其踪迹。




其实,社会管理的难题,很多会在技术革命面前冰雪消融。比如,容易引发人们精神高度集中的“城管”问题,报纸、网络上,进入新闻视野的“城管”更是包含着各种意味,暴力执法者有之,人性化执法者有之,老赖型商贩与城管人员玩“躲猫猫”者亦有之。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建立城管诚信体系。比如广东惠州,对违法行为人通过信用采集,纳入信用档案,并在行业管理、资质审查、证照年审以及日常监管时,作为违规的依据,对其采取相应的制约和处理措施。

四川成都建立了“城管诚信档案”,新鸿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仅实践1年多,“门前三包”知晓率就从60%上升到100%;履约率从50%上升到98%,出摊占道率则从30%下降到2%。

还有,看病难、上学难问题,也正在被日渐风行的“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所改变。基层的老百姓不出门就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偏远地区的孩子在乡村就能聆听一流教师上课,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已经在我们身边涌现。

企业管理和机构管理问题同样如此。过去,一些企业和机构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负责人往往不堪其累,有不少因管理不善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韩信点兵的成语,讲的就是这个理。

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可以带多少兵?”

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

韩信骄傲的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肯定打不过你了!”

韩信连忙澄清:“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军就是个管士兵的。”

这个故事,说到底是个人能力与管理权范能否匹配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管理难题变得比过去容易了许多,一些人在享受技术红利的时候,也体会到了那种管起人来多多益善的美妙感觉。

其实,不仅企业管理制度如此,国家管理制度也亦如此。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疆域很广阔,单因为交通、通信等条件制约,对很多偏远区域,中央政权往往鞭长莫及,基本处于管理失控状态。所以,藩镇割据、附属国叛乱以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乱象总在出现,说白了,还是技术手段难以覆盖管理半径所致。

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得越来越短,甚至是零距离,比如当今之欧盟。可以说,整个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村子。

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也是人类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世界,这正如孔子所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现代社会,又添加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科技、文化融合的情怀。所有这一切,都为世界走向大同提供了可能。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地球联盟不是梦!


说到世界大同,我们不得不提到共产主义。有关人工智能和共产主义的言论,曾在网上引发热议,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当绝大多数的工作,特别是那些脏活累活,机器人都能干了的时候,我们人类该干什么呢?当人类摆脱了生存模式,不用每天为了生计奔波之后,人们又该干什么?

这个时候,没有工作的人们该怎么办?按劳分配的传统模式,显然已无法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因为,99%的人都面临失业的困惑。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唯一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变成资本家。也就是:走向公有制!

到那时,我们的劳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自我实现,是创造性劳动。最终能够保留下来的,也只有那些创造性的劳动,比如创意设计、文艺创作、科研创新等等。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物质资料公有,按照人们的需求来分配物质资料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没错,这样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从这个角度上说,唯有共产主义才是人工智能真正的朋友。

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制度革命。因为,它将带来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形态——共产主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6653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