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萌
日前,有网传“炒猪团无人机投放非瘟病毒,有公司干预民航GPS”的文章,12月20日,《信息早报》记者采访到大北农(002385)相关负责人了解事件原委。该负责人称,大北农下属子公司黑龙江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肇州分公司使用遥控无人机是为了防范外部人员投放携带非洲猪瘟病猪肉,“违规使用一套无人机管制设备”的事情属实。虽然上述行为事出有因、属无心之过,但确实违反了无线电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肇州分公司承认过失,并及时上交无人机管制设备,已主动接受行政违规处理。
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虚心接受媒体批评和监督,将进一步加强下属分子公司在经营中的法律意识,要求其他八十余家养猪分子公司迅速排查有无类似违规行为,目前未发现有违规行为。目前肇州分公司各猪场经营指标非常安全。因猪场上空环境不便采取防控措施,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场区及外围夜间的巡防次数,加强生物安全的防范措施。
生猪养殖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北农虽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饲料业务,但生猪等养殖业务收入上升较快,成为公司一项新的利润增长点,与饲料业务融为一体,构建独具公司特色的养猪生态服务体系。截至2019年11月,大北农养猪产业合计能繁母猪8万头,后备母猪15万头,后备转能繁很快。大北农下属黑龙江大庆肇州分公司系2018年正式全面投产的3个母猪场、1个育肥猪场,合计占地面积4000亩,总投资3.3亿左右,目前实际存栏母猪1.4万头,PSY指标25~26头,年出栏猪大约30余万头。
科学养殖成果显著。近期有业内公布数据显示:生猪存栏、母猪存栏同比下降近4成,但环比数据在回升之中,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安全影响重大。而规模化猪场通过生物安全系统防控措施将非洲猪瘟病毒进行阻断、隔离、清洗、消毒、烘烤,则是确保猪场生猪养殖安全最有效的途径。早在9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推介会上,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大北农集团,基于对非洲猪瘟的科学认知,以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共同研究建立全流程复养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形成“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制定《猪场复养技术要点》,指导猪场开展复养工作,该技术已在黑龙江大北农所有猪场推广,在大北农辽宁北镇二场成功复产,该猪场6月底以来已转入基础母猪6504头、分娩3205窝、家庭农场投苗32户,极大提高了企业发展信心,10月中旬实现满负荷运转。通过《猪场复养技术要点》的严格执行,有力证明了只要通过科学、规范、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非洲猪瘟完全可控可防。
为了有效防疫,员工也泡消毒液。大北农相关负责人向《信息早报》记者介绍,大北农“金卫康”是中国最早研发、并获得专利权(2003年),具有16年持续研发、生产、销售经验;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金卫康产品是农业部认可的对非洲猪瘟有效的消毒液体。为了做好防疫,大北农员工泡在消毒液里进行全身清洗,且每天洗浴两次,以确保阻断隔离病毒。公司在东北区域有10个猪场顺利装猪并生产运营,经过4个月的养殖和日常检测,猪场各项指标正常且安全,且其他疫病大幅减少,疫苗使用费用大幅降低。公司其他八大平台公司各生猪养殖基地均正常生产经营中。公司表示将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号召,加快生猪的生产、繁育、复养工作,加强生物安全防疫体系建设,督促各分子公司员工法律意识培训,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预计此轮猪周期高点和持续时间将继续超市场预期,看好大北农土储充沛+全国布场+育种完善,有望抓住超级猪周期主升浪行情。中长期非瘟常态化后,产能缺口将由头部养殖集团填补,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效率+杠杆空间提升较大,后起之秀弯道超车享万亿市场成长红利,维持“推荐”评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5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