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警惕!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1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

警惕!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1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

警惕!

近日,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11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

报告显示,

2019年11月1日零时

至11月30日24时,

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157例。


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的信息显示

2019年11月(2019年11月1日零时至11月30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157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报告发病2835例;丙类传染病报告4种,报告发病132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占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66.47%。

1、病毒性肝炎


临床症状: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


病因: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对甲型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

2、肺结核

临床症状: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


病因:呼吸道传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途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主要是痰中带菌者)从呼吸道排出大量带菌微滴,吸入这些带菌微滴即可造成感染。直径小于5µm的微滴能到达肺泡,因此其致病性最强。


并发症:肺源性心脏病、肺癌等。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的,此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后自行缓解。

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

危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病死率超过80%。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日常护理:

1.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饮食调理:

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518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