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苏苏
福鼎小吃美食地图作者 插画师 摄影师 KOL 蚂蜂窝去哪儿旅行家 头条文章作者
【涌泉寺】是所谓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而【般若苑】这清幽之地能让人一览山与水天之貌美。
般若苑知道的人比较少,不是口口相传我肯定不知道。
又因为属于 福州 古刹鼓山涌泉寺的别苑,存在一定距离与费用,导致去的人比较少,反而成了个静谧之地。
没有美丽的阳光,我觉得并没有关系,四季变化,山中云雨不定,都是大自然的循环,别有一方沉静的心态。
僧人喂养了孔雀、鸭、鸡和鱼,充满灵性,正体现了整个寺院美丽无争包容的气质,能在酒店看到云中悬崖之美。
鼓山半山岩茶、山泉水、以及能从“石鼓书香”观景台一览无遗看到闽江 三江 口光景,都在般若苑这儿了。
【般若(bō rě)苑】
理论上来说,初看我们会念Banruo,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以为的。直到见到般若苑的真容,看到它的呈现的时候,才知道果然是必须一样按照佛教的梵语传统,读成(bō rě),梵语Prajna的音译,意为大智慧、终极智慧。
般若苑的正门赑屃(bìxì)托着的,正是“空碎、碎空”四字。
般若苑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般若苑,柔和的塔寺配色里黄色为主色调,仿佛一片杏叶落入山中。
交通办法与景区信息
寺院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山幽谷之地,这样才能好做到与世隔绝,更能体会出自然的禅意。
我们要去的般若苑,属于闽古刹之冠涌泉寺,不自驾无法直接到达,要从涌泉寺内部乘车。因此,我们要先到涌泉寺去。
【交通】:地铁二号线到鼓山,从山脚下的风景区入口购票搭乘区间车,从 盘山 公路快速上涌泉寺。区间车15元到鼓岭(千佛庵)、10元到涌泉寺,车程15min。
进到涌泉寺大门口的驻锡亭,搭乘费用20元的区间车出发去般若苑。
涌泉寺、般若苑开放时间:5:30-19:30涌泉寺、般若苑内部区间车班次时间:6:00-19:00
【门票】:涌泉寺的门票40元/人,年票50元/人;
既然来了,涌泉寺的门票也买了,我们可以先花2小时左右走走涌泉寺。鼓山上的涌泉寺,自唐建中四年(783年)以华严为名建寺院至今…
这座千年古刹经历了唐武宗灭佛、闽王王审知修国师馆、宋真宗改称涌泉寺,直到明代两次火灾重建、清代几次重建扩建,甚有康熙御赐“涌泉寺”之书匾依然悬挂寺门。
作为 福州 的第一古刹, 福州 人在新年的时候,是要在夜里就得驱车上来烧头香的。
只有石砌的台阶,以及两经火灾、一经山洪还完好如初的桑铁丝木长桌,见证着千年来的春夏秋冬,人间烟火。山门是指寺院正面的楼门,不是门口的石鼓名山。
沿山建筑,坐落的四四方方,根据海拔错落出了厉害的视觉效果,人在下方看不到上方的全貌,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主殿,而当自己从上方俯视,屋檐层层叠叠,身旁就是云层滚滚。
盘山 公路上有一处伽蓝殿的山路口,是我每一次在 盘山 公路上跑步时的标记点,这块石碑是我的老朋友了,五六年来,它还是老样子立在那儿。
路过放生池,三人抱的参天古榕旁,有一僧人在池边解读经书,我们不打扰他,默声径直走了。
寺门旁的塔是宋代的千陶佛塔,左边的庄严劫代表过去,右边的贤劫代表现在。寺内的建筑保留有明清重建时候的时代风格。
我们往上爬,看鼓山摩崖石刻群、看到著名的喝水岩正在修复,工人在完善景点。
山间“水云亭”中供奉有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自画像,也称“朱子亭”,亭中看山,如水如云连成一线,故名水云。
廻龙阁现为涌泉寺的素菜馆素馨斋,栩栩如生的龙嘴下本该有一汪池水,精美的雕艺,经日月洗礼出了褐铁矿化。
素面一碗25元,我们看了一下分量挺大,转而点了一份炒线面,加上一盅松露汤,两人一起分着吃,人均35元左右。
果不其然炒线面分量很足,汤比较少,不过很浓,放了竹笋、红枣、板栗,一股滋补的感觉。
般若苑
般若苑属于鼓山涌泉寺的“别院”,也叫“下院”。
涌泉寺为男性比丘修行,而下院般若庵为女性比丘尼的修行道场,与涌泉寺一样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1634年),也因历史原因被毁,在2006年重建后,般若庵改名般若苑,内 新建 的两座塔,叫作悲智双塔,供奉文殊、观音大士。
悲智双塔在山路上远远可见,与古茶道上的小亭巍巍半隐于悠悠树林。
半山岩茶在半山处,昼夜的温差与山中云雨,让它有了出色的口感。
车行到半路,还能在山泉水处取天然山泉,山泉水柔软,口感比生活用水好的多。(一定要带个矿泉水桶来啊~)
山泉水清甜, 福建 人爱茶如命,山泉泡茶可谓至上。有人就在亭上露营泡茶,何等清净。
置身云雾中,刹时的清新,令人觉得世界就这一片天地,抬头是云雾,低头是山间九曲。
桥下荷花池、安生清净,偶尔有鱼跃出水面,发出清脆的水声。
池边的僧人饲养的鸡、鸭,守护着这座池塘。
悲智双塔连着两厢,僧人饲养的孔雀一坐下来就是一天,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心流与禅定。这灵气的孔雀正也注释着了般若苑在山中沉谧的气质。
去鼓山时突然起雾下起了一会儿小雨,雨后云走,一片清新。这是第一次见到般若苑,看到这雨后的九曲桥,柔和塔寺的黄色为主色调,和天空的云,池中的水糅合的十分舒服,仿佛一片杏叶禅落山中。
涌泉寺所谓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
而般若苑能让人一览山与天之无际之貌美。
END
转载请标注来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3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