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时候,祖国大陆和台湾还没有实现三通和人员往来便捷化,已经九十高龄的铎年大爷自知不久长,就托远在美国的女婿,姑爷子郑孝五爷辗转回一趟辽东凤凰城白旗满洲老家。郑五爷是美籍华人,那个年月名正言顺地来一趟辽东凤凰城白旗满洲老营子老堡子,还没有那么方便,按照当时的中国大陆的外事政策,五爷还是有幸到了辽东凤凰城这座县城,可是也就到了县城,往南望50里地就是黄白二旗满洲老营子,可惜当时接待五爷的干部告诉五爷,只能住在县委的招待所,县委的侨务部门安排参观了一两个地方,别的地方就不能去了。五爷虽然是美籍华人,因为自身是知名的画家,那个时候,也来过中国大陆好几趟,规矩还是懂的,再说咱们老满洲旗人就一样好,规矩还是懂的,也守得。大爷铎年本家没有老一辈上的人了,铎年大爷的心意也没有了了处,五爷就趁着参观文庙凤凰城一中的时候,问了问,可不可以捐给学校,得到的答复是钱不要,东西,字画可以接受。得,虽然这叫回啦老家,可是也得叫入乡随俗,五爷也就捐了几幅书画和大爷的几张摄影作品阿里山和日月潭的风光摄影照片。铎年大爷家的后人最直系近枝的一个亲侄女在本溪,是一个工厂的收发室工人(因为读过书,识字)。凤凰城的干部就给想方设法找了来,还专门给做了一身新衣服。跟五爷见面的时候,因为是平辈,这个侄女就称呼五爷为上姑爷子(姐夫),还给上姑爷子行了一个礼。说是大爷身体还好,就是走路不行了,侄女的脸始终都是绷着,没有哭,也没有笑。五爷问了侄女的工作和孩子,也问侄女说心里面知道不知道大爷。侄女这回哭了,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啊,从小就知道,就因为这个大爷,玛玛和讷讷都是坏分子,自己和自己的三个哥哥都是成分高的革命家庭后代(狗崽子),狗崽子的崽子都跟着受罪,还能不知道。侄女说,心里头是真恨这个大爷。这话也就不再能说下去了。五爷说给侄女的几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五千块钱美元,侄女不敢要,后来凤凰城县里的干部让留着,侄女也就留着,回了本溪。
侄女临走的时候问五爷,大爷就没说想吃点白旗的什么东西吗?五爷说“烧锅的老窖”(凤城老窖)。侄女就去街上买,四方瓶的,一斤装凤城老窖,商标是梅花牌的,就是黄色的,一个提溜是四瓶,用纸绳捆在一起。事儿也就了了,等后来改革开放了以后,大爷就过世了。据后来挺多年又回来辽东凤凰城白旗的郑孝五爷说,大爷过世的时候,张学良将军知道了,张将军岁数没有大爷大,管大爷叫一声大哥,据说张学良老将军流了眼泪,说没有回的去东北老家啊!对不起大哥啊!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不论你有多大的能耐,根没有了,那也叫可怜,可叹。铎年大爷在辽东凤凰城白旗那叫“脚不沾泥儿的爷”,从小就叫爷,打从讷讷肚子里生出来,脚就没有沾过泥儿,小时候有人抱着,后来上学有人背着,再后来就骑马坐轿,再后来行伍当了军爷就坐车骑马了。临了,也就喝了一口家乡的酒,也就是最大的安慰了。还真就不赶那些始终在乡里泥土里刨食儿的老农,一辈子也安逸的愉愉做做。
前面这些都是闲话,有感而发。今晚想开始讲一讲满洲人的酒的故事,老满洲旗人的烧锅和烧酒。打头上说,咱们陈满洲人不喝酒。陈满州人不喝酒,第一条并不完全是因为罕王禁酒,也不是仅仅就是因为太宗文皇帝劝善不允许旗人酗酒。咱们陈满州不喝酒的首要一条是陈满州人因为体质和遗传基因的原因,天生就不胜酒力。陈满州旗人与中原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比较,还是有血缘的差异的。陈满州旗人血型为B型,天生肝脏就不善于代谢酒精,喝酒就会上脸,也很容易喝醉,醉酒就会误事,所以罕王和太宗都曾经历次劝善陈满州人不要喝酒,甚至还有过禁酒令。圣祖仁皇帝以后,因为历经百十年满蒙联姻的变化,陈满州旗人旗下的后辈,对酒的代谢能力跟早前不一样,换句俗话说,就是满洲旗人开始变的特别能喝酒了。当然,也有很多陈满州老旗人,尤其是没有随龙的,没有当官的,没有进关驻防京旗城旗的,在说一句俗话,就是没有当官没有攻城略地,没有机会和蒙古联姻,没有机会和汉族联姻的老满洲人家的后人,就依旧还是不能喝酒,依旧还是一喝酒脸酒红了,喝一点酒就会醉酒,出洋相。
酒,对于辽宁凤凰城黄白二旗两红旗两蓝旗的陈满州人来说,还是有故事,有文化的。老家儿讲故事的时候,好说黄酒,也就是清酒。我还看到有的老家儿说的故事里,满洲人只会做黄酒,而不会做白酒、烧酒。这个还真就跟辽东凤凰城白旗的老满洲旗人的日子不怎么太一样,在辽东凤凰城白旗,老满洲旗人从前就会做白酒,而且也专门就烧锅当营生。从顺治爷八年派兵勘测柳条边,安排陈满州回拔看边,到康熙爷二十四年、二十六年、二十八年回拔驻营辽东凤凰城,满洲旗人就开始争取烧锅执照,开办烧锅。当时白旗后营子营旗归置中,就有烧锅,跟粮库、跟马场,跟工匠棚,跟铁匠制箭都一样的重要。白旗街东街上,到南头,到红旗河北岸边上的吴佳烧锅、王佳烧锅、迟佳烧锅,乃至烧锅营,执照也都是从乾隆爷到嘉庆、道光年间都有。前清的时候,当时造酒是官办,受粮食供应的影响,烧锅开办管制极其严格,旗人烧锅的开办多数都是走后门,白旗的老满洲故事中,某某年某某人通过打通关系,从盛京将军府弄出来烧锅执照,甚至从京里弄出来烧锅执照,云云,都是非常上档次的故事。
喝酒的人,喝酒喝的是酒的香。就现在而言,造酒的去处千千万万,可是这酒真的酒香四溢,那可真的很少很少。烧锅的烧酒为啥会香呢?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研究明白了酒的香味源自于酒在酿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脂,就得香味就来自于这些多种脂类物质的芳香和特殊的酒香。而在造酒的过程中,脂类物质是粮食发酵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霉菌,在特殊的环境里,温度中,发酵才会形成的特殊脂类。这个环境和菌类的种类,就是特定的地方,特殊的水质,特别的温度和湿度,特别的空气环境,甚至特殊的人的操作,才会形成这么稀少的美好的脂类。在通俗一点说,就是辽东凤凰城白旗的烧锅能出好烧酒,就源自于咱们老满洲旗人独特的居住环境、独特的工艺和独特的旗人文化。现在,辽宁省的名酒凤城老窖被评为中国十大文化白酒,那绝对是根植于辽东凤凰城白旗的老满洲烧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造诣。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系统而深刻地研究了白酒制造的工艺,能够使白酒有酒香主要来自于三个根源,第一个酒曲,酒曲中的特殊菌种,和菌类的制曲发酵生霉过程中,会形成最基础的脂类根基;第二个就是酒窖,酒糟是粮食经过蒸料制菌接种以后做成的酒原料,需要下到酒窖中发酵,这个酒窖中的菌类环境,就是决定这个酒会出现多少脂类的关键;第三个酒香的源泉就是烧酒蒸馏出酒以后,酒要入酒海窖藏,这个窖藏的酒海、放置酒海的土窖,就又是一次酒中脂类升华的核心了。而这三次产生特殊白酒香型的源泉,都是由辽东凤凰城白旗老满洲烧锅特殊的地理、人文和造酒传统所决定的了。白酒好不好喝,根子就在这里。如果有机会,我想慢慢滴把这个老满洲造酒的烧锅给各位说一说。满洲人的老家,你回来看看,很美,东西也很好吃,要是你能喝酒,爱喝酒,就喝一杯,咱们老满洲的烧酒还是很不错的,香、甜。得空了,我想说给各位听一听呀。
作者凤城白旗三台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2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