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汉族或非汉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除朝代号这一正式国号外,还常以“居天下之中”意义而以“中国”自居,但实际上此意义上的“中国”并非我国独有的专称,异域的外国人也有带着美好意愿自视自己居住之地为“大地中央”而自称为“中国”的。举例说古代印度就喜欢“中国”和“中国人”,以至于南亚印度这个国家里竟然包含有“中国”元素。
印度地图
据记载,西行印度的东晋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曾经这样记载,印度人将恒河中游一带称为“中国”之地。印度人为何这样称呼呢?究其原因,原来印度人的“中国”之地,显然也是根据地理位置而定的。印度人认为恒河中游一带相对于周边来说是居于“大地中央”的,根据这种地理位置分布,所以他们称呼自己生活的恒河中游一带地方为“中国”之地。
说起“中国”来,现在作为我们国家的国名,大家都会想到“中国”是1912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和1949年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实际上最早的“中国”含有地理中心的含义,正是基于这一含义,我国古代至迟自西周初年就出现“中国”一词,并使用“中国”称呼自己,没想到印度也有基于地理中心之含义叫“中国”的。由此,“中国”一词,不仅古代中国人使用,而且古代印度人也使用过。
印度不仅有叫“中国”的地方,而且还有一个自称“中国人”的地方。太奇怪了,“中国人”是今天外国人对我们国家人民的称呼,怎么印度也有自称“中国人”的地方?且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印度的曼尼普尔邦
曼尼普尔邦放大图
查阅资料,印度自称“中国人”的地方如今位于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首府英帕尔)。从地图上看,该邦位于今天印度东北部,东临东南亚国家缅甸,南与印度米佐拉姆邦毗连,西与印度阿萨姆邦相连,北同印度那加兰邦相连。
该邦为何自称“中国人”的地方?这是因为该邦具有很多“中国”元素。对此,当地史书和中国史书都曾做了记载,印度曼尼普尔邦古书记载,该邦的源头是中国齐王朝的国王和中亚王朝的公主通婚之后建立了曼尼普尔王朝。中国史书中也这样记载:“隋唐时期就已经有汉人在印度北方地区建立王朝。”由此可见,曼尼普尔人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曼尼普尔人的祖先是古代中国人,特别是隋唐盛世时期,因该邦所在地区曾经有我国汉民族在此建立过国家,所以与中国更是结下了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和历史渊源。
正式基于这样的血缘关系和历史渊源,作为该邦第一大民族的曼尼普尔人(又称梅泰人)其长相与中国人基本相同,即便该邦现在归属于印度管辖(该邦曾经是独立2000多年的曼尼普尔王国;1826年,英缅战争结束时,曼尼普尔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曼尼普尔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并建立曼尼普尔王国;1949年曼尼普尔国王巴格亚昌德拉被迫将曼尼普尔并入印度联邦,后作为印度中央直辖区被印度阿萨姆邦管辖;1972年从印度阿萨姆邦分出单独建邦,至今仍不认同印度政府统治,反政府武装活动不断),但这里的居民仍自称自己为“中国人”。
长的像中国人的曼尼普尔女性
曼尼普尔的邦旗
作为汉唐中国人的遗族,曼尼普尔人也属于黄色人种,这里的“中国人”与我们国家现在的中国人不仅在相貌非常相似,而且在很多地方也都十分相似。举例说,在邦徽、邦旗和军队方面,该邦竟然与我们国家现在的国徽、国旗和军队名称高度相似,其国旗叫六星红旗,国徽跟中国的基本一样,军队叫Peoples Liberation Army,翻译成中文就是“人民解放军”的意思。再比如,曼尼普尔人还喜欢我们国家的电视节目,其电视节目信号很多来自于中国,以至于我们中国大陆的很多电视剧在当地都十分流行。又比如,该邦商店里随处可见中国商品,在日常生活中,当地居民大量使用中国商品。
不仅如此,该邦还崇尚中国文化。他们将龙作为自己的图腾(据说印度政府曾强迫曼尼普尔人信仰印度教,但遭到当地人的激烈反抗),非常崇拜龙,自认为是“龙的传人”;还喜欢中国武术,平时练习中国武术强身健体;在传统节日上,他们过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节日了,同样要划龙舟和吃粽子;至于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言方面,该邦虽留在印度,但该邦的官方语言是曼尼普尔语(曼尼普尔语属于我国的汉藏语系),所以该邦人不学印度语,他们除学习本邦语言外,非常重视学习汉语,以至于汉语是曼尼普尔语系外的第二语言。
通过《你知道南亚印度这个国家的“中国”元素吗?》这篇小文中的趣味故事,大家是不是感觉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呢?大家是否感觉到中国文化对印度文明的影响呢?当然笔者这样讲,并不是说文化的影响是单项的,实际上,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印度文明也深深影响了中华文明(比如玄奘到天竺取经等),相信今天的中印在许多方面都是互相学习相互影响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9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