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一名工人驾驶叉车在厂区内行驶。(摄影:钱珊铭)
国际在线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钱珊铭):在美国俄亥俄州,来自中国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代顿工厂已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俄亥俄州议会议员、代顿市行业及社区代表近日纷纷表示,福耀美国公司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俄亥俄州将持续支持福耀美国公司的发展。
近日,记者在走访俄亥俄州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代顿工厂时了解到,来自中国福建的汽车玻璃制造龙头企业福耀集团自2014年来到代顿市莫雷恩地区投资建厂并于2016年正式投产运营以来,迄今投资已超过7亿美元,直接雇用约2400名当地员工,并通过带动供应链发展等累计为当地创造了6000个工作岗位。
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的汽车玻璃展厅 (摄影:钱珊铭)
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的玻璃生产车间 (摄影:钱珊铭)
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生产车间 (摄影:钱珊铭)
俄亥俄州众议员尼拉杰·安塔尼称赞福耀美国公司为代顿这个往日的“汽车之城”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希望。他说:“(福耀的)重要贡献之一是雇用了大量当地居民并支付较高的工资,企业投产几年间已大幅上调了工资。从社区角度来说,2400户家庭依靠福耀提供的工作机会维持着生计。从当地政府角度来说,代顿市莫雷恩区增加了2400名纳税人。这一地区在通用汽车关闭代顿生产厂后曾陷入发展困境,但福耀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大量的就业人口也拉动了当地消费,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消费税收入。所以我认为,福耀美国公司的发展对中方雇主和美方员工来说是双赢的,也是美中合作共赢的典范。”
尼拉杰·安塔尼同时表示,美中目前在贸易领域出现的摩擦不会影响俄亥俄州从地方层面对福耀等扎根当地的中国企业的支持力度。尼拉杰·安塔尼说:“贸易为发展良好的双边关系奠定基础,(美中两国)在贸易往来中加深相互依赖,改善彼此关系。福耀美国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俄亥俄州将积极致力于帮助来美中国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包括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尽早适应当地的监管机制等。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福耀来到美国,我们也希望福耀美国公司能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7月24日,两名美国工人在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的汽车原装玻璃生产车间内。(摄影:钱珊铭)
福耀美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公司总经理刘道川表示,福耀能够成功扎根美国,主要原因之一是福耀美国公司在美国市场上保持着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通过提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对员工技能培训力度,以及通过完善薪酬、晋升机制等培育起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福耀美国公司已成为拉动美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这也是为什么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福耀美国公司得到的地方支持并没有减少的原因之一。刘道川说:“他们需要我们。我们来了以后给当地城市带来了生机。(美方提出的)条件是企业一定要融入社会,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关乎融入。三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2019年7月24日,俄亥俄州众议员尼拉杰·安塔尼 (中)在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内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摄影:钱珊铭)
据悉,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自2017年开始盈利,2018年营收额达到近5亿美元,工厂利润连续两年翻番。在许多当地工厂面临劳动力紧缺和较高的员工流失率时,福耀美国公司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地工人。不少福耀的工人从完全不懂玻璃制造的新手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有些甚至进入了企业管理团队。
目前在福耀美国公司代顿工厂生产线上工作的吉米·霍斯金斯,刚刚从当地一家炼钢企业跳槽到福耀一个月。他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吉米说:“我来之前就听说这是一家很棒的企业,现在看来确实不错。福耀有着先进的管理,我和同事们一起接受技术培训。在为期2-3周的技术培训中,我们能得到一对一的指导,以熟悉流水线上的每一道工序。这里有着非常安全的生产环境,而且工资更高。我在这里工作很开心,我觉得我已经是福耀大家庭的一分子了。”
63岁的查克·玛尔则是一名已在福耀工作了三年多的老员工,目前已晋升为技术指导员,管理着一个35人的团队。查克表示:“我很感激能在福耀找到这份工作。福耀的薪资制度是基于绩效的,而不是论资排辈,简单说就是多劳多得。在这里,只要愿意努力工作,就能掌握更多技能,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收入。福耀对年轻人来说同样充满吸引力,因为福耀给予员工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有一些技术指导员是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但他们通过努力很快获得了晋升,这在汽车行业并不多见。”
俄亥俄州代顿发展联合会副总裁米弛·希顿表示,福耀美国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加了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米弛·希顿说:“我知道不少当地居民都很想来福耀工作。福耀是一家令人向往的企业,他们的工资合理,福利优厚,公司十分注重团队建设,且积极投身各项社区活动。所以,很多人都想成为福耀的一员。”
米弛·希顿同时介绍说,福耀美国公司除了关注自身发展,也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致力于增进美中两国企业和经济机构间的双向交流和往来。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来到美国,来到俄亥俄州投资兴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