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是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却被凌迟3543刀处死,直到今天才揭晓谜底

他是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却被凌迟3543刀处死,直到今天才揭晓谜底

大家好,欢迎来到“晨曦聊历史”,今天小编和大家聊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位英雄,为了国家他舍身取义,但最后却没有获得一个好的收场。

明朝期间,战火纷飞。关外的满清皇太极开始蠢蠢欲动,势必要拿下大明王朝。而在这个期间,镇守大明的有才将领却成了他们的心腹之患。

袁崇焕相

明朝百姓处于水火之中,怨声载道。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呢?其实明朝的衰败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因为当时明朝政府繁杂的体制跟财政上的落后。但是除此之外在军事上的表现也不如人意,这也导致他们在日后和清军的作战中连连失利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尽管在那样的一个时代,明朝还是有很多杰出将领的。比如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个人,在率兵打仗的能力上没有话说。他带领军队和清军对峙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让清军冲破最后的防线,这个人就是袁督师-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于崇祯三年(1630年),享年46岁。在袁崇焕整个人生中,他有功有过,比如因为他错误举动颠覆了明朝反败为胜的希望,他也因此留下了极大的争议。袁崇焕是明末一位出色的文人,学高八度。但因为两件事让他几乎被定在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也对当时中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第一件事就是杀毛文龙,毛文龙这个人是当时很有实力的武将,同时他掌管着明朝最优秀的防线系统。只要毛文龙在一天,满清皇太极的内心就焦虑一天。那最后毛文龙是怎么被杀的呢?经过就是毛文龙带领了一支很小的军队,跑到了皇太极的后方,并且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皇太极一直打游击。直到有一天,袁崇焕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找了一个接口斩杀了毛文龙。

后来皇太极听说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的时候,他高兴的睡不着觉。就此明朝苦心经营下的防线就此崩塌,倒不是说杀了一个毛文龙整个防线就不复存在,而是因为毛文龙的死对整个军队的士气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所有士兵都觉得给明朝效力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连自己的将军都被莫名其妙杀掉了,那么自己又能好到哪去呢?就这样一直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又怎么能抵挡住清军兵临城下的铁蹄。


第二件事就是袁崇焕在清军兵临京城下的时候,却按兵不动,关于这件事情历史上有存在很多的争议。有人说袁崇焕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战机,也有人说是因为袁崇焕受限于崇祯的命令不能出兵。但是结果却非常明显,清军来京城观光了一番,而这观光并不是转一圈就走,他们在沿途附近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一时间京城怨声载道,大明王朝至高无上的尊严就此被践踏满清脚下。

而这时崇祯也感觉到,自己手下这个将领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很好理解。袁崇焕他是个文人,没有像武将一样从战场上拼杀的经历。也没有看见过惨烈流血的场景,更不会懂得战争的残酷性。

更何况明朝后期财政的衰落,也使得他们在和清军对抗的时候一直处于下风。可笑的是早期袁崇焕带领军队的本钱是有大贪官魏忠贤赞助的,袁崇焕这样的文人在面对战争时,总会想当然的纸上谈兵。

1622年袁崇焕人生中第一次提拔之后,经朝廷商议派他镇守山海关。此时袁崇焕在查看地形之后,在朝堂上夸下海口只要有足够的兵马钱粮自己一人便可以镇守山海关,然而崇祯皇帝还非常的信任于他。袁崇焕的后期更加凸显,毕竟当时他是有着崇祯赐给的尚方宝剑。他是崇祯乃至整个国家都依靠的对象。但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至于战争的最后失败。

1629年12月,袁崇焕被下狱到1630年8月才被处死。这中间有足足8个月,8个月足以让崇祯及文武百官都了解事情的始末。但是最后还是被杀了,呜呼,悲哉!处死用的是凌迟,总共受刑3543刀,他的每一片肉都被百姓蜂拥而上给抢着吃了,可见当时百姓的气愤。不管怎样,袁崇焕的事情争议很多,你们认为袁崇焕是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小编就聊到这里,欢迎朋友们留言关注,感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321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