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日本如何做到超过25000家百年企业

日本如何做到超过25000家百年企业


后藤俊夫:日本经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事业继承研究所所长。

导读

1. 日本的百年企业有多少家?全世界又有多少家?

2. 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长寿企业?

3. 怎样的企业才会长寿?

4. 什么是工匠精神?

5. 日本人向中国学习了什么,为什么中国没有百年企业?

6. “利他之心”为什么很重要?


1、日本百年企业数量

第一名是日本,25321家;第二名是美国,11735家;剩下的排位依次是德国、英国、瑞士、意大利、法国、奥地利、荷兰、加拿大等。

综合考虑了GDP等诸多因素,日本的百年老企业数量排名仍然是第一位的。比较意外的是,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可口可乐,IBM,GE这样的大公司也是100年以上的企业。


2、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长寿企业

家族企业更容易诞生长寿企业


日本有260万家企业,百年企业是25321家,大约占比1%。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52岁,美国是24岁。日本百年企业中,持续200年以上的企业是3939家,300年以上的是1938家,500年以上的是147家,超过1000年的企业也有21家。

金刚组是全世界最悠久的企业,是一家做木结构的建筑公司,成立于578年,相当于是中国的南北朝时代,已经有超过1440年的历史。 金刚组成立之后一直专注于本业:木结构的寺院建筑。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钢筋混凝土技术用于寺庙建筑之后,金刚组又将业务延展到房地产。由于竞争激烈,2006年,金刚组几乎倒闭。随后,在高松建筑的支持下,金刚组成为了该公司的子公司,金刚家交出了公司的经营权,不再是家族企业。 所以金刚组给我们的教训有两点:一是一定要专注自己的主业,利用公司的强项去发展事业;二是要持续保持警戒。虽然是长寿企业,但随时都可能会倒闭,不能掉以轻心。


一些海外学者认为,日本之所以盛产长寿企业,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内忧外患很少。但其实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说法,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战争和内乱很少,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1923年关东大地震,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东京的基础设施几乎全都遭到了破坏;2011日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也同样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与中国相比,日本没有那么注重血缘,他们更在乎的是公司的延续,日本家庭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单独继承给长子或者长女,这也许是一个特别的原因。

3、企业长寿的六大要素

为什么日本能有这么多长寿企业呢?总结有以下因素。


(1)要有长期视角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曾有一位长寿家族企业的经营者说过这样一句话:“短期10年,中期30年,长期百年”。这句话非常有道理。10年,是决定后继人员的准备时间;30年,是作为经营者行使自己责任的一段时间;百年,是为后代做长远的计划。
所以治理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一代,还要长远考虑整个家族的第三代。


(2)不追求短期的快速增长 

对于公司而言,扩展商务和基业长青哪个更重要呢?作为企业的高管,必须做这方面的判断,如果期待商务的永久传承就需要在机会和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日本,长寿企业几乎都是家族经济,经营最大的目标是传承家族的事业。
日本有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叫“等身高经营”,意思就是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去追求过多的发展,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合理的拓展企业商务。用中国话来说就是“量力而行”。
短期的飞速发展,其实是缺乏韧性和持续力的。一般来说,企业成长越快,生命越短。在上市之后,如果股东要求短期利润的回报的话,企业必须达成这个目标,所以要维持长寿更是极为困难。我不否认上市,但是作为经营者,一定要意识到上市带来的坏处。
所以从企业长寿角度出发,应该以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为目的,不追求短期的利益。


(3)强化核心能力 

近些年来,我们从欧美引进的核心竞争能力的经营手法——构筑并发挥自己的强项,其实日本的百年企业几百年前就开始这样实践了。
在百年这样的长期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社会环境的变化、顾客需求的变化。所以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首先需要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再从自己的强项出发,拓展相关的一些周边业务。
著名的管理学家安索夫提出过一个技术和产品是横轴,市场为纵轴“安索夫矩阵”理论的经营战略分析图。我借鉴安索夫理论,如下图将市场和产品都分为3部分,分析日本的百年企业的多角化战略。


大约占总数49%的企业在创业的时候在技术或产品的周边领域多样化的展开。大约32%的企业创业的时候在技术和产品不同领域多样化发展。技术和产品一直没什么变化的企业仅仅约19%。 任天堂这个公司最开始是做纸牌的,发展到现在,它的产品已经变成了电子游戏硬件。可以说这个企业是不执着于创业时候的产品及市场,在全新领域进行多样化发展的经典案例。


(4)重视利益相关者长期的关系 

家族企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祖孙三代都在同一家公司长期一起工作,所以更容易建立很亲密的关系。 除此之外,长寿企业非常重视员工、顾客、供应商、地区社会之间的利害关系,强调在其中建立信赖关系,因此才使其能够长寿。即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保护合作伙伴的利益。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发生地震、海啸等情况时,很多企业家都是牺牲自己公司的利益,免费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便利的。

(5)风险管理 

没有风险管理,企业肯定不能长久,有了风险管理,只是成全其长寿的诸多要素之一。 首先在财务上,要充实自己的资本。经营管理上,要确保企业的独立性。并不是把自己的利益都分配给股东就是好事,反而是尽可能的将利益多留在企业的内部保证未来的投资资金。
如果从金融机构借款,甚至让公司上市的话,企业就会从属于并受制于别人,所以家族企业一般都有尽可能避免借款的倾向。 当然并不是上市后企业就一定不能长久,日本上市企业有3800多家,我调查了其中上市后仍能持续百年的600多家企业,发现他们之所以还能够长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包括风险管理,非常忠实于我上述的成功因素。 那么,企业经营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其实风险在经营者自己身上,很多经营者往往意识不到风险。


(6)强烈的家族继承的意志 

意大利的家族企业一旦获利之后,就会倾向于尽快卖掉自己的企业,这种事情在日本几乎没有。受儒家轻商思想影响,朝鲜半岛(主要是韩国)很多人认为企业经营得太久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也不会长期地专注发展自己的家族企业。 日本比其他国家的经营者有更强烈的传承意志,这也是日本长寿企业多的最重要因素。这种传承意愿与3个宗教思想相关:佛教、儒教(与韩国的儒教思想不一致)、神道教,3种宗教融合之后的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的传承精神。


这六大要素综合起来,我认为那就是要有利他之心。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内乱,如果没有内乱,应该也会有很多长寿企业。
日本从中国学习到了很多,但是日本和中国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主要有2点:①中国很重视血缘,但是日本更重视公司的血缘。②中国讲究的是平分遗产,而日本人的遗产都是由长子或者长女来继承。

4、工匠精神 

2016年至今,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很多场合提到过“工匠精神”一词,备受社会关注。

哪些企业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体现呢?

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日本至少有这三家企业:丰田、资生堂和东陶(TOTO)。

丰田企业一直努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因其管理实践而闻名,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提出的“五条训诫”是丰田公司一直践行的纲领。其纲领总结起来就是:获得的利润不是用来改善生活,而是要增加生产投资。


第二个企业是资生堂,自1872年创业之后,百年至美不变,一直致力于对美的追求。为了发展中国化妆品市场,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和长期的市场研究。


第三家公司是东陶(TOTO),1917年成立,主要致力于水坐便器的尖端技术,始终追求高品质,使用户享受卫生健康舒适的生活是TOTO一贯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他们的工匠精神,半个世纪前日本就无法实现厕所革命。在中国的地标性建筑如水立方、鸟巢等,都可以见到TOTO的身影。


非制造业

在非制造业中,工匠精神也非常重要。我认为至少有这3家企业一直在践行工匠精神,他们分别是7-11便利店、新干线和帝国饭店。这里我重点给大家讲讲新干线和帝国饭店。

“奇迹七分钟”


以1874年开始建设的铁道为基础,新干线在1964年在东京首届奥运会上开始投入运营。因其速度、安全和出色的服务闻名于世,但其实,它的高度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对新干线的保洁情况进行调研后,制作了一个“奇迹7分钟”的教科书。列车停车到开车之间有12分钟暂停时间,除去上下车的5分钟,只有7分钟清洁时间。在平均年龄50岁的新干线的保洁人员高效作业下, 5分27秒就完成了列车的清洁工作,并且清洁的质量还非常高。 他们能够制造这“奇迹7分钟”,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为乘客服务的骄傲和乐趣,他们的工匠精神使得奇迹能够发生。
负责欧洲高铁运营的法国国铁总裁曾自负地说过,“与新干线比,在技术上我是不输的”。但是参观完新干线的服务后,他幽默的说:“这个我模仿不了,必须要把日本的超级清扫员带回去才行。”

5、利他人之心


在日本,1500年前就有这种“利他”的思想。

大约400年以前佛教的僧侣铃木正三提出了“所有的职业都和佛教的修行一样有价值”的思想,他的思想成为了利他经营的起点。

距今300年的时候,石田梅岩融合了佛教、儒教和神道教思想,提出了“商人道”的思想,否认商人获取暴利和不正当利润的行为,提倡“以营利为善”的伦理价值概念,强调追求自己合法利益的同事要造福于全社会。
他的思想体系给当时处于社会地位底端的商人提供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高了商人的责任意识。直到今日,石田梅岩都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动力。 距今200年左右,出生于农家的二宫尊德一生致力于农村的改革和复兴,他在全国各地开展“报德社运动”,对兴办信用事业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约在150年前,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涩泽荣一将中国的儒家精神和欧美的经济理论相结合,创办了500多家公司,为日本的商业理念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现在资本主义之父。


代表人物

松下幸之助创办过松下电器、松下政经塾与PHP研究所,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神”。他强调的是要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共存共荣。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创办过松下电器、松下政经塾与PHP研究所,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神”。他强调的是要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共存共荣。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他一直强调的就是“利他之心”。稻盛和夫曾在与马云的对谈中提到:“我的思想,京瓷哲学,并不仅仅来源于佛教思想和儒教思想,而是把为人之道作为京瓷哲学的根基,所以在哪个国家都能运用,都不会有矛盾。”

日本其实向中国学习了很多知识。 日本大丸百货店的家训是“先义后利”,这来源于荀子的《荣辱篇》;来源于《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也是日本很多百年企业的家训。这些思想从古代中国传到日本,日本不仅传承还一直在践行这些思想,这也是日本能有这么多长寿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长寿企业呢?长寿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与美国派短期胜负型的模式相反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当美国型资本主义出现破绽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寻找全新的商业模式,所以长寿企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各种问题的出现,人们对长久企业关注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大家知道新津春子这个人吗?她被称为“中国大妈”,她其实是沈阳人,日本人的后裔,17岁才来到日本,刚来的时候甚至都不会说日语。她在日本当清洁员,在她的努力下,日本羽田机场多年位居全球最干净的机场行列。她是大家公认的“清洁女王”,被评为“国宝级匠人”。


所以说,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保洁女王”,所有人都可以践行工匠精神,只要我们有一颗赤诚之心,有一颗利他之心。 我认为日本之所以成为长寿企业大国,全凭认真学习了中国的思想。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全部都是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国经典思想里有很多是非常值得深思和传承的,日本人就是学习了这些经典思想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才能创造出世界上最多的长寿企业。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尊重。

END

日本匠心精益研修之旅招募中...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去到-日本匠心精益研修之旅(2020.02.17-2020.02.23)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3167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