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也叫棠棣,一种白色或粉色的花,《诗经·小雅》将棠棣比作兄弟,后世遂成为兄弟的代名词。而说起帝王家的兄弟,大家想到的多是勾心斗角甚至你死我活,但凡事总有例外,权力虽然能使人迷失本性,但下面这几对天家兄弟,可以说没有被权力所迷惑,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棠棣花
一、刘盈&刘如意
汉惠帝刘盈的继位之路可以说无比曲折,他老爹汉高祖刘邦几次想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改立赵王刘如意。原因有二,子以母贵,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女人;此外刘盈比较仁爱懦弱,一点也不像刘邦的儿子,而如意撒泼打滚耍无赖的样子很有刘邦年轻时的神韵。幸好刘盈有个好妈妈吕雉,先是强逼着张良出谋划策,随后按照张良的计划,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终于让刘邦放弃了易储的念头。
汉惠帝
可以说,虽然两个人是异母兄弟,但刘如意是刘盈的唯一政敌、竞争对手,这事放在别的皇帝身上,估计刘如意早就死了。但我们的汉惠帝真的是太善良了太仁爱了,不仅丝毫没有记恨如意,还百般维护自己的这个弟弟。当时赵王刘如意已经就藩赵国,而戚夫人随侍在刘邦左右,刘邦驾崩后,刘盈继位,吕后迫不及待的就将戚夫人囚禁起来,同时为了斩草除根,几次三番的召赵王来长安觐见。赵王如意顶了几次,终于顶不住来到了长安,汉惠帝刘盈太了解自己的母亲想干什么了,于是直接到霸上迎接保护弟弟,进到宫里后安排如意吃住都和自己在一起,吕后想动手一直没有机会。终于有一天,刘盈早起去锻炼,如意因为年纪小贪睡没起来,吕后一听说立即就安排得明明白白,毫不犹豫地将单独在宫里的如意毒杀了。此后,吕后又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经过这两件事,刘盈大受刺激,于是开始纵情酒色,二十三岁就病死了。
二、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东晋倒数第二个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傻子皇帝,他的祖先晋惠帝司马衷顶多算智力低下,好歹还能读书认字,正常生活,而司马德宗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晋书·安帝纪》记载:“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顺便提一句,司马德宗的皇后是王羲之的孙女、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书法好,根据他爸的长相推测应该也很漂亮,可惜嫁了一个傻子。
晋安帝司马德宗
晋恭帝司马德文是司马德宗同母的亲弟弟,也是东晋最后一个皇帝。晋安帝在位末期,权臣刘裕已经挟北伐的不世之功总揽朝政,司马德文知道刘裕有篡位与杀害晋安帝的企图,而且晋安帝是个傻子不辨饥寒,于是司马德文便随侍于皇帝哥哥左右,服侍保护自己的哥哥。后来司马德文生病,搬到宫外居住。于是刘裕终于找到了了机会,毒杀了晋安帝。实际上,晋安帝死了,由于没儿子,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就是司马德文,但面对皇位的诱惑,司马德文还是选择了亲情,虽然最终没能改变结果,哥哥还是死了,自己登基后禅位给刘裕,随后也被杀了,但司马德文的兄弟情深还是在帝王家很少见的。
晋恭帝司马德文
三、朱由校&朱由检
明朝的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对兄友弟恭的组合。
天启皇帝朱由校从小没得到过良好的教育,几乎是个文盲,他平生的最大爱好就是做木匠活,朝政基本都交给魏忠贤了,平时看着傻乎乎的,但唯独对自己的皇后和自己的亲弟弟信王(即后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十分上心,“上(天启)凡事愦愦,独于兄弟夫妇间不薄。(《明季北略》)”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在他看来也没有弟弟重要,“熹宗(朱由校)初即位,上(朱由检)犹在稚龄,忽问曰: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熹宗曰:我做几年时,当与汝做。(《三垣笔记》)”要知道朱由检问这种话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换别的人基本就被杀了,可朱由校完全没当一回事,很平淡地对弟弟说自己当几年皇帝就换你当,当然这句话最终也一语成谶,真的验证了。
天启皇帝
朱由校病危,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于是“上召信王入见,谕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信王惶恐不敢当,但云:‘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明史纪事本末》)等到最后就剩一口气的时候,朱由校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大臣们问谁来继位,朱由校用十分微弱的声音说了一个字:“信”。(《恸余杂记》)
而朱由检对于哥哥也很是尊敬,怀念,“帝一日于某宫中得天启旧制沉香假山一座,香几、灯屏数种,谕收贮,曰:亦一时精神所寄也”。(《崇祯宫词》)睹物思人,已经当了许多年皇帝的崇祯,仍然时时念着那个对自己无限宠爱的哥哥。
崇祯皇帝
四、雍正&胤祥
托各种清宫戏的福,这一对皇家兄弟应该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了,但我想说的是,雍正和胤祥关系好到什么地步,电视剧里表现出来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和胤祥较好,两人互相和答的诗作,雍正全部留着视若珍宝,后来还刊印出来;胤祥被康熙圈禁的原因后世无从考证,就是因为雍正登基后掩盖了这段历史,估计应该是和雍正有关,替雍正背锅了;雍正登基后立即将胤祥从一个无爵皇子晋升为亲王,后来变成铁帽子王,世袭罔替,还让胤祥再挑出一个儿子当郡王,这种殊荣清朝只此一人。
胤祥
再然后,雍正朝的国家政务基本就是他和胤祥在处理,胤祥身上的职位包括各个要害,人事,财政,军务等等,基本上就算半个皇帝了;胤祥去世,雍正给他修了一座满清最大的亲王陵寝,很多地方都逾制了;最夸张的是,这哥俩互相都乞求过上天用自己的命为对方续命,雍正认为胤祥的死就是他把寿命转加到了自己的身上了;由于胤祥的忌日临近端午以及皇后的寿诞,从胤祥死后,宫里就再也没过端午节以及给皇后庆生。
还有很多事情,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说皇帝和臣子兄弟能像雍正胤祥这样的,纵观二十四史,也是不多见的。
雍正
最后用一首胤祥写给还是雍亲王胤禛的诗,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奉和兄雍亲王暮春元韵
好景当三月,红云点绿苔。
莺啼垂柳外,鹤舞曲池隈。
丽藻毫端发,熏风纸上回。
尧阶多雨露,棠棣四时开。
我不编造故事,我只是历史的搬运工。关注我的ID:大黄扯点历史,不断更新原创文章,期待与你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2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