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丨叔丨说丨紫丨微
坐拥最好的风水宝地
大清咋还亡了咧?
中国历史上朝代众多,但是,细数之下我们可以发现▼
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真的是屈指可数
百十个朝代中只有金朝、元朝,大清等几个朝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的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可谓风生水起,延绵数百年,并创造出了【康乾盛世】将封建社会的发展推至顶峰。
在清朝,皇帝将陵寝的建造、祭祀视为头等大事,所谓“事死如事生”
历任皇帝通常在登基后,即开始着手规划日后的陵寝所在。
天设吉地 实属有待
清朝道光皇帝
原拟在宝华峪兴建陵寝,后发现墓穴有水,就重派大臣禧恩再择风水宝地,并配以懂风水的大臣覆勘绘图;
同时,以直隶总督那彦成带领一队风水师在全国范围内寻找。
不久,大臣奏报说,在乾隆陵寝西侧(位于清东陵)的平安峪,是一片上上吉地,但因第一次定陵事件的不顺利,道光帝对东陵寝已失去好感,任大臣如何劝说,也不满意。
从道光十年二月至道光十一年二月,整整花了一年时间,勘察了不少地方
最终选定清西陵区内的龙泉峪,更奇妙的是,被道光帝“嫌弃”的平安峪,日后却被他的儿子咸丰看中了。
咸丰登基后得知,自己所选陵寝是被道光帝放弃的,深感疑虑,派大臣与风水大师赴实地再次勘看。
结果,大臣奏报平安峪实属风水吉地,“天设吉地,实属有待”,暗示连他父亲道光帝也没有福气被葬在那里,确是等待“真龙天子”的福地。咸丰帝终于被说动,决定在平安峪建造自己的陵寝,是为定陵。
风水地运 三元交替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一向宣扬“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
山陵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皇家陵寝更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清朝自皇太极建立以来,先后开辟了三处皇家陵园
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十二座、皇后陵七座、妃园寝十座。
在陵区外围还建有王爷、公主、大臣、保姆等大量陪葬墓。
有人会问,既然皇帝选陵寝,都选用全国最有名望的风水大师去点穴定位,那么一姓政权应该永不消亡,千秋万代
怎么还会出现朝代更替、王朝没落呢?
▼
所谓风水地运,能三元(一百八十年)不变,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还有人力不可抗拒的地壳运动、河水改道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风水的影响是瞬息万变的。
山川河流、峦头理气,改变之时,无人能予以挽回。
看过指南针的朋友都明白,在360度过后,即是零度。赫赫扬扬之后,一切灰飞烟灭,又再重新开始,世事如此,盛极必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9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