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罗马人的故事,胜者的迷思01

罗马人的故事,胜者的迷思01

匿战争后的罗马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格拉古兄弟失败改革的探讨

导语:无论是多么强大的国家,都不可能保持长久地国泰民安。即使没有来自外部的威胁,也会出现来自内部的敌人。这就如同人类的身体一样,强健的体魄可以抵御外来疾病的入侵,但是内脏器官的疾患,却会制约身体的健康成长,并使人饱受折磨

------汉尼拔引自李维的《罗马史》

一· 胜利的喜悦

公元前146年春,在迦太基城外督战的小西比阿接到了来自罗马元老院的命令:把迦太基彻底毁灭。经过六天六夜的悲壮而有惨烈的攻城作战,不朽之城迦太基最终还是陷落了。尽管交出了几乎所有的军舰河军事设施,但是迦太基人依旧拒绝投降。虽然他们进行了悲壮的战斗但是却无法避免悲惨命运的到来,全城的的女人和孩子变成了奴隶,总数多达五万人之巨。在北非矗立了七百多年的非洲明珠,被夷为了平地。在它建国的七百多年的岁月里,迦太基拥有广袤的土地,规模宏大的舰队,众多的岛屿以及属于它支配的海洋。迦太基曾经拥有的数量庞大的军队,武器装备,战船,象群及数不尽的财富,在与之前的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帝国相比都毫不逊色。现如今宏伟的城市只剩下了瓦砾,肥沃的土地只留下了大片的沙漠,曾经繁华的市场只留下了奴隶的眼泪和悲哀。取得了征服迦太基成的伟大功绩的罗马军主将小西比阿目视着已经沦为废墟的迦太基城不由得发出了感慨:“波利比乌斯,我们刚刚消灭了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迎来了这一”伟大的瞬间“,但是现在充满了我胸间的,却不是胜利的喜悦,反而是有一些伤感----我担心我们的罗马,也会在某一时刻遭遇于此相同的命运.”或许,西比阿的担忧并不多余,罗马人的危机随后便显现了出来。

二· 危机的显现

不匿战争结束后的罗马共和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这些危机早在第二次不腻战争期间就已经有了一些端倪,只不过在艰难的外部威胁下,罗马共和国的平民阶层和贵族还可以短暂的放下成见一致对外,但是外部的威胁消除之后罗马人再次的面临着贵族和平民之间的争斗。然而此时的平民阶层和贵族之间的争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罗马的快速对外扩张,使得汇聚到罗马的财富急剧增多贫富差距也随之拉大。在公元前241年第一等级和第五等级的经济地位差距不足10倍,可是到了公元前146年,这个差距已经超过了500倍。这和之前的平民要求与贵族政治权利平等而发生的抗争不同,在这个时期发生在罗马的社会动乱,主要变现为平民阶层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抗争的双方主力变成了以元老院为代表的富裕的罗马贵族集团和新兴的刚刚获得罗马投票权市民阶层。双方的社会斗争日益激烈,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社会动荡往往表现为经济的大萧条,经济萧条的体现就是事业人数的大幅增加。作为农耕民族的罗马人,他们勤劳而又进取,对于罗马人来说务农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在共和国初期,即使是元老院的贵族阶层也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荣的。得胜归来的罗马军团的士兵,放下武器之后就会立马拿起出头来种地。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的自耕农为主要形态,这是早期的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特征。较大规模的自耕农群体形成了罗马共和国的社会的中产阶级,这是罗马军队士兵们的主要来源。维持在一定规模的中产阶级是维持罗马的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然而,战后的大量财富的涌入和耕地的大面积扩张使得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自耕农为主体的罗马社会的中产阶级遭遇了巨大的打击。西西里岛大量廉价小麦的疯狂的涌入罗马市场,在罗马周围进行自主耕地的罗马人们经济上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不得不开始去种植葡萄和橄榄。可是由于罗马免除了全体社会的直接税,这就使得罗马人的财富得到了富余,尤其是收入较高的罗马新型贵族--骑士阶层。

骑士阶层的祖上并不是贵族,他们是长期的的罗马共和国的长期对外扩张中的受益者。在战争中立下了战功从而获得了许多的奴隶和地位,虽然他们在政治上前途并不远大,但是他们却可以选择经商并且变得十分的富裕。无论是放高利贷还是军需品的采购都使得骑士阶层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使用财富大量的购买自耕农的土地,营建了大片的贵族农场,因为他们使用大量的敌国战俘作为奴隶从事农业生产,使得他们的农业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自耕农。大规模农场的挤兑下,大量的自耕农因为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没有价格竞争力,在经营不善或者无法还清借款的情况下,被迫抵押了自己的耕地。成为了无业游民涌入了财富聚集地--罗马。根据后世的历史学家统计这些失去土地的自耕农居然占到当时首都罗马人口的百分之七。

这样的问题不是可以靠完善社会福利政策,提高国家的社会保障就可以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些涌入罗马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谋生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罗马人祖祖辈辈的尊严和存在于社会上面的理由。希腊哲学家曾说:人之所以为人,有必要对于自身的存在价值进行肯定,这种自我肯定意识一旦丧失,就必须要恢复他们的职业才能够找回。

三 · 格拉古兄弟失败的改革

体比乌斯-格拉古是盖屋斯-格拉古的哥哥,他也是率先进行改革的人。提比乌斯-格拉古曾经应好友兼姐夫表兄小西比阿的邀请参加了第三次布匿战争中对于迦太基城的围城战。格拉古家族是新兴的骑士阶层,同时因为和科尔涅利乌斯-西比阿的亲戚关系从而得到了来自科尔涅利乌斯家族的政治庇护。作为一个博爱的,宽容的,同时有忧国忧民的年轻贵族,他看到了当下罗马共和国所面临的危机,并且开始准备去解决这个问题。公元前134年夏,29岁的提比利乌斯-格拉古当选为了护民官。在他的任期的第二年,那时的他才刚刚三十周岁,但是在他的第一次演讲时,他以自己关心平民百姓的视角和独特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深深的打动了当场的罗马人的内心。他也因此获得了来自普通民众的爱戴。

作为一个激进的年轻贵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解决当时的罗马的社会问题。他在当年的12月10日就出台了保护平民利益的《农地法》这项法案以国有土地为对象做出了如下的改革:第一点,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他所能够租赁的国有土地上限为125公顷全家租用的国有土地不能够多余250公顷。即使是从事畜牧业,每个家庭的牲畜总数也不可以超过600头。这样的条款遏制了大地主,大贵族兼并土地的势头,使得自耕农有了喘息之机。还有一点就是规定了国有土地可以继承但是不能买卖给他人。因为提比利乌斯的岳父是威名赫赫的,在元老院最具有实力的克劳狄乌斯-西比阿,除此之外提比利乌斯还得到了当时的执政官姆奇乌斯-杰奥拉的大力支持,因此元老院内的贵族并没有公开的反对这项议案。提比利乌斯是一个较为清醒的改革派,他明白改革的过程中不可以过度的损害元老院贵族的利益,因此他的改革思路是效仿雅典的改革模式,在尽量不影响其他的阶级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尽量的避免国内的阶级斗争。可即是如此,他的改革也受到了元老院内极端的保守势力的非议和责难。

即使如此,提比利乌斯的改革决心毫不动摇,为了进一步的推行政治改革,他决定使用平民大会来捍卫新法律的出台。,阴谋正在酝酿,一场针对提比利乌斯的刺杀行动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在平民大会准备期间,元老院的走狗们散布谣言,他们污蔑提比利乌斯想要戴上王冠。在西比阿-纳西卡的怂恿下,一群反提比利乌斯的暴徒手拿着武器气势汹汹的前往集会地点。支持提比利乌斯的群众被惊吓的四处逃散,没有了众人保护的提比利乌斯被暴徒所杀害。这一事件的悲惨结果激发了民众的愤怒,人们纷纷的缅怀这位伟大的年轻人。迫于来自民众的压力,提比利乌斯生前的《土地法》并没有被废除,继续造福着罗马人民。这位刚刚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仅仅担任了七个月的执政官就惨遭杀害。

公元前124年已经三十岁的盖屋斯-格拉古登上了政治舞台,他在这一年当选为了罗马的执政官。盖屋斯继承了哥哥的遗志,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他在任期间比他的哥哥还要活跃,接二连三的推出新的法律。首先就是对于自己哥哥的改革成果的确认和落实。《小麦法》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法案规定国家收购一定量的小麦然后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穷人。他随后有推出了《公共事业法》来加强意大利地区和整个环地中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为了改善罗马的司法体系他推出了《陪审员改革法》为了提高行省的税收效率,他推出了《行省法》。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提高了罗马的综合国力缓解了社会矛盾。然而,元老院决定使用武力方式镇压盖屋斯的改革。军队屠杀了支持盖屋斯的民众,包括盖屋斯本人。改革的成果全部丧失,迈向光明的罗马再一次陷入了黑暗。

结语:急速发展的罗马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势必会造成贫富差距的加大。土地兼并问题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世界古典国家和封建社会时代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格拉古兄弟的改革试图恢复罗马共和国初期的社会状态,这样做无疑是违背了历史潮流的。但是他们身为贵族却为了争取平民的权力,和罗马的光辉未来不懈奋斗乃至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参考文献:

《罗马人的故事》

《罗马史》

《世界历史》

《世界名人传》

《罗马共和国的研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7746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