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装饰玉器有很多种类,包括簪子、钗子、手镯、玉梳背、耳环、戒指、颈饰等。玉器首饰一直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只有贵族才能使用的专属用品,其规格远在金银首饰之上。
战国玉笄
云鬓凤钗,流光潋滟,精美绝伦的玉器首饰,不仅展示着中国古代女子的绝代风华,更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美学取向。下面来详细介绍。
玉笄
玉笄,笄,古代汉族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在古代,汉族女子十五岁称为“及笄”,也称“笄年”、结发,用笄贯之。
商代妇好墓玉笄
玉笄(殷商),笄头饰一大钩喙、臣字形目、一足、短尾上卷的夔龙
玉梳背和玉梳
唐代最具时代特点的头饰就是玉梳背。玉梳背是唐代标志性的女性装饰玉器。头插玉梳是唐代妇女流行的时尚妆饰。王建《宫词》“玉蝉金雀三层插”描绘的便是当时妇女插玉梳以为装饰的场景。
花卉纹玉梳背
其实我国自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插梳风气一直流行不稍衰。梳篦不光是日常实用品,同时也插于发间,作为装饰。
龟纹玉梳背
红山文化-勾云行玉梳
唐代-透雕龙纹花卉玉梳
掩鬓
掩鬓是用在发髻两边,对称使用,在明清时期流行。盛妆时,四鬓都要装点的一丝不苟才算是好,掩鬓是倒插在鬓边用以押发的,总是一边一支对称插戴。
白玉镂空花鸟掩鬓
明-飞天玉掩鬓
分心
金累丝镶玉嵌宝牡丹鸾鸟纹分心(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
玉簪和玉钗
凤鸟海棠纹玉簪饰
金-孔雀形玉钗,藏于首都博物馆
唐-青玉花鸟纹钗
唐-玉钗,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发钗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钗与簪主要区别在于簪是作成一股,钗则作成双股。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信物。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就是在表述这种分离之情。
清代点翠发钗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
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精美首饰,灵气逼人,栩栩如生。
耳玦
耳玦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耳饰,其戴法目前不是很清楚。有人说戴耳玦时可将缺口夹住耳朵,也有人说需用细绳子系挂在耳眼上。也有人说古人生前戴环、死后戴玦,实际只是一种猜测。
东周耳玦
耳珰
耳珰是戴在耳垂上的饰物,相当于耳坠、耳钉、耳环之类。戴耳珰的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到了汉代,载耳珰风靡全国,珰成了当时妇女常见的一种耳饰。
隋唐时期,耳珰已逐渐被耳钉代替。只是偶尔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中也作“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现实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东汉玻璃耳珰
香囊
清-和阗玉镂雕花鸟圆盒式香囊
禁步
禁步是古代的一种饰品。将各种不同形状玉佩,以彩线穿组合成一串系在腰间,最初用于压住裙摆。
佩戴行步之时,发出的声音缓急有度,轻重得当。如果节奏杂乱,会被认为是失礼,古人对此是十分注重的。贾谊《新书·容经》有云:“古者圣王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
湖北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的玉禁步,正式定名为玉叶组佩
步摇
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
白居易就在《长恨歌》中以“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65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