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八骏图,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我国著名书画艺术家徐悲鸿先生。徐悲鸿与蒋碧薇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但是实际上,徐悲鸿在与蒋碧薇之前,还有过一次婚姻,这门婚姻是包办婚姻。这位留学海外的才子,在抛去杰出的艺术成就后,在他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成为他一生埋在心底的遗憾。
或许在上一个年代里,自由恋爱是一个太遥远太飘忽不定的字眼,有的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种婚姻自由被绑架的年代,有太多的婚姻无法选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剧色彩。
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徐悲鸿先生感情生活的一瞥。处在那个年代且是适婚年龄的徐悲鸿也毫不例外,父亲为他精挑细选了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女子,并替他安排婚事。
学成归来的徐悲鸿,和那些被关在黑暗匣子里的年轻人不同,他有着自由的思想,沸腾的热血,他渴望着生活的无限可能,憧憬着命运安排的恋爱。面对父亲安排的婚事,一向孝顺父亲的徐悲鸿坚定的选择了拒绝,甚至逃离。
但是那时候十七岁的徐悲鸿仍十分年幼,毫无与倔强的父亲抵抗的能力。尽管他认为包办的婚姻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并不能给予自己所向往的幸福,可还是没能逃过父亲的追逃。尝试着反抗的徐悲鸿还是被父亲从外处抓回家中,不情不愿地与那个素未谋面,毫无感情可言的女子拜堂成亲了。
本来父亲以为结了婚后,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可年轻而倔强的徐悲鸿却丝毫没有低头的意思,他始终不满父亲为自己安排的婚姻,更是对自己的妻子充满厌恶。没有新婚燕尔的甜蜜,没有夫妻相伴的温情,徐悲鸿对自己的妻子始终不冷不淡,这在无形中也伤害了这个在封建社会中手无回击之力的女子。
结婚两三年后,二人的感情还是毫无进展。本来就期待着抱孙子的父亲不免有些着急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传宗接代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徐父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没有后代呢?
至此,徐父又再一次对儿子施加压力。迫于无奈,徐悲鸿和妻子生育了一子。儿子的诞生,仅仅给徐家带来了喜气和生气,满足了父辈的期望,对徐悲鸿自己而言,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悲伤与压抑。按理说,古时父母给孩子取名都是一件大事,都希望借此保有自己的孩子健康喜乐的度过一生。
而血气方刚的徐悲鸿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快,便给自己的儿子取了十分晦气的名字,叫做“劫生”,名字的寓意是应劫而生,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孩子的诞生并未给徐悲鸿带来多大的喜悦。徐父知道这件事后,抱孙子的喜悦顿时消失了一半,并立刻给自己的孙子重新取名为吉生,象征着吉祥的诞生。
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徐悲鸿却很少照顾与陪伴,吉生在家人的照顾下,健康快乐的慢慢长大了。到了读书写字的年纪,吉生却表现出对绘天生的喜爱与擅长,这让常年心思不在家里的徐悲鸿多了几分欣喜。
在孩子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这使得徐悲鸿第一次感受到了当父亲的喜悦,慢慢的父子间的距离拉近,有时也会伏案教自己的儿子作画,不自觉地徐悲鸿也望子成龙般的在儿子身上给予了厚望,希望他也能在艺术领域有所成就。
而令人唏嘘的是,古人的迷信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吉生七岁的那年,徐悲鸿最初为他起的名字应验了,小小的吉生不幸夭折了。这个时候的徐悲鸿突然意识到自己年轻时候荒唐的为儿子取的名字有关,将自己的愤怒施加于一个无辜的生命上,对儿子的离世感到十分痛心,但斯人已去。
儿子去世后,正因为心里有百般忏悔和自责,徐悲鸿变得更不爱归家,回到那个充满封建枷锁的大家庭里,妻子在不久之后也因病去世。
虽然在这之后,徐悲鸿终于遇到了令自己为之心动的人,但每每念及去世的儿子,徐悲鸿的眼底总会染上一层灰色,为自己的年轻,为自己的冲动,为自己那无法弥补的温情。
但是身处那个年代,每个人都言不由衷,我们无法责怪徐悲鸿的选择,只是让我们深深反思封建社会里有无数的人幸福被埋没,成为时代的殉葬。于是,当代的我们不禁感谢生在这个我们有足够资格放纵去爱的年代,所以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且仅属于自己的人,去消磨一生的浪漫与温柔吧。
文/顾三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6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