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刘备唯一一次看走眼,错过一绝顶谋士,此人死后还影响中国400年

刘备唯一一次看走眼,错过一绝顶谋士,此人死后还影响中国400年

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他的起点是非常低的,年幼时家庭穷困,一度以织席贩履为业 。不过刘备能从如此基层一步步做起,最终创业成功建立蜀国,可谓是一部励志史。

纵观刘备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并没有足够高的智谋,在寻得徐庶与诸葛亮之前,输多胜少,也没有诸如吕布、张飞般的武力,能够成功实属不易。很多历史爱好者们在研究刘备的发家史后,将刘备的成功都归功于他高超的“识人”能力。

刘备的看人能力可不是一般的高,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蜀国大将魏延脾气孤傲,与身边的同僚相处得非常不好,因此名声也是比较臭的。古人任用人才的时候一般都是非常看重风评,然而刘备在这种情况下依旧重用魏延,将魏延的才能充分发挥,到了蜀国后期无大将可用的时候魏延都能独当一面,可见刘备对于魏延的任用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诸葛亮在北伐中,只因用错了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致使之前的努力都白费。而对于马谡,刘备也早就看出不堪重用,诸葛亮最终没听,而后悔不迭。

通过这两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是有非常高超的识人能力,这一点是作为一个领导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过即便是刘备这方面的能力再强,可他依旧有看错的时候,因而错过了一位才能不次于诸葛亮的谋士,这个人就是陈群。

或许陈群在《三国演义》中的名声并不多么响亮,但是他对于历史的贡献不可小觑,即便死后,他所留下的九品中正制依旧影响了中国400年,直到隋朝时期才被废除。很多人或许会抨击九品中正制,认为这个制度最终被贵族把控,彻底断绝了寒门出官员的希望。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制度是当时最适合曹魏集团的制度,存在即合理。本文主要讨论陈群与刘备的关系,因此不予过多评价。

之所以时候刘备错过了陈群,是因为陈群在成为曹操麾下之前,有一段时间就是在刘备手下做事,而陈群还给刘备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注意,然而刘备没有听从,最终酿成大错。

兴平元年(194年),刘备在豫州做刺史。而陈群也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有识之士,他听闻刘备待人宽厚仁爱,颇有好名声,再加上刘备身为中山靖王之后,拥有皇室血脉,就前去投靠,在刘备身边做别驾(相当于现在的文秘工作)。

后来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决定将徐州赠送给刘备。不过陈群却看出其中利弊,建议刘备不要接这个“烫手山芋”,说道:“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陈群认为刘备不应该接手徐州,毕竟陶谦生前在与曹操交战中失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刘备自身实力较弱,外又有袁术、吕布虎视眈眈。

可刘备并没有听从陈群的建议,依旧前去接管徐州,最终果然没有落得好处。而陈群或许是对于刘备不听从自己的建议而感到失望,最终离开刘备,后来投入曹操麾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历史上对于陈群此人评价很高,称他拥有治世之才,他在魏国时也确实展现出了大才,在治理朝堂的能力上丝毫不次于诸葛亮。而刘备也因为此次的走眼,白白损失了一位堪比诸葛亮的大才,不知刘备是否后悔。

不过人有失手,刘备能够从织席贩履一步步成长为蜀国开国皇帝,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刘备不管是在识人能力还是领导权术能力上都是一顶一的高手。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古代的杀伐时期,但是权谋之术依旧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东西,如今依旧有如此多的人痴迷于研究历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从古人的言行举止中观摩其智慧。我们无法得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足够多的过去来预知未来,因为过去的数千年时间中,总会发生与现在情形相似之处,古人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做?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其方法,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读史使人明智,想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当然,我们读史书也要读对,《资治通鉴》就是一本非常适合常人读的一本史书,它不仅能够让人“通史”,还能让人“解史”,让人能够学会其中的权谋,这才是根本,因为《资治通鉴》本就是一本帝王教科书。只要能够学好里面的权谋之术,不管是在为人处世上,还是学习工作上,都能够得心应手。

有句话叫做“见多识广”,你懂得多了,了解的多了,别人的伎俩自然一眼就能看穿。人生在世,少不了人情世故,懂一些权谋对自己而言将是一生的财富。读权谋之书就是增长这方面知识最快的方式,毕竟《资治通鉴》是提高人们各方面素质的书,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读完这本书,岂不是等于比常人多增长了1300年的阅历?

《资治通鉴》是历史上一部非常受欢迎的书,之所以说《资治通鉴》是一本帝王之书,因此自宋朝之后这本书就是帝王们的必读书籍,张居中作为万历皇帝老师的时候,还专门以《资治通鉴》为蓝本,教授万历皇帝帝王权术。可见《资治通鉴》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经历过验证的,越读你的脑子就越清醒。

如今我们的阅读方式与古人已经不同,若再研读文言文版的《资治通鉴》实属吃力,因此史书古今在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套良心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本书是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以及《资治通鉴》研究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因为编纂这本书的都是国学大师,他的准确度、流畅度绝对远超市面上哪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书籍。并且黄锦鋐教授在编纂时严格要求要遵守原著,逐字注释,以求贴近、还原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做过多解释,更不平添枝叶混淆视听。

这本书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史书古今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将比别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2000多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


白话资治通鉴【全套共10本】
¥208
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417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