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CM Fellow 2019入选名单公布,全球58名学者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智能学部副部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向阳教授和校友吕松武(859)与陶大程(976)等三位中国科大人入选。当选ACM Fellow也就意味着进入了“计算机领域世界顶尖的1%”,是极高的专业荣誉。
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创立于1947年,是全世界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学术组织,同时也是计算机领域最高荣誉“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评选机构。
中国科大李向阳教授坦言,“是对我和合作者共同工作的认可,是一份荣誉”。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专业炙手可热。1990年,他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理论班。此前的1989年,他荣获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江苏省第一名,初露锋芒。1988至1990年间,他入选仅有20人的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集训班。
放弃已有良好基础的数学而选择计算机,李向阳有着非常理性的分析: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引领者。他敏锐地意识到:数学可以推动计算技术跨越式发展。
不久前,李向阳应邀为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的学生做了一场报告。面对学生提出如何选择科研方向的问题,李向阳的解惑颇具启发性:知己知彼、子母相权、坚持不懈、洞见症结。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自身的兴趣优势;子母相权,就是做好平衡兴趣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有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洞见症结,就是学会看问题的关键点,要了解热点、直面痛点、寻找盲点。
“目前国内十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中,有四家半是中国科大的校友企业”,李向阳介绍,“中国科大60年本科教育的经验显示,除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在本科基础教育中增加计算思维的培养,将是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9年9月22日,中国科大信息与智能学部正式成立,作为中国科大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部旨在整合信息与计算机学科群优势,着力构筑学院间的合作平台、推动重大学科建设与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学部的建立是当前形势下,学校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科大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李向阳说。
李向阳教授与“图灵奖”得主
多年来,李向阳承担了国家级重点项目等20余项,拥有国内外专利40余项。李向阳共同创新性地提出了差分全息图方法,首次将射频识别室内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是当时利用市场商业化设备进行室内定位追踪能取得的最佳效果。基于此方法成功研制的行李分捡和定位追踪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机场。
2015年底,李向阳辞去美国教职全职回到中国,入职中国科大,出任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自199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他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之后,以拳拳之心,担赤子之责。
中国科大是国内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由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夏培肃先生等亲自执教,学术底蕴深厚。创办之初,通过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中国科大就自主设计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 1 台通用计算机—— 107 机。宽松的学术环境、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让计划回国的李向阳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大这所“最接近国际化大学”的高校。
在学生眼中,李向阳是严谨的温和派,对待学术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温和细致;在同事眼中,李向阳是温暖的行动派,执行力强、充满正能量。正如其名:心有理想,向阳而生。
吕松武,1985年从吉林长春实验中学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0年获得精密仪器与电子工程学士。1995年获得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博士。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系教授。
陶大程于1997年考入中国科大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2002年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4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