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堪称中国足球最黑色的一年,从11月国足输给叙利亚开始,国足一队、国足二队、国奥U23、国青U20、国青U18集体沦陷,输球已经成为中国足球的代名词,而关于中国足球的讨论也愈发激励。从这些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足球已经深陷溺爱误区。
1、孩子去北大没去俱乐部试训,可惜了
在昨天出版的人民日报里也讨论了中国足球,认为青训和教育已经成为单选题。今年夏天北京人大附中7名高三学生接到了一家中超俱乐部的试训邀请,但是高考结束后,7名球员被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最终没有一人选择试训走职业足球之路,一个专家认为,优秀的青训人才被北大北理工抢走,真的是可惜了。
这是什么搞笑逻辑?去了北大基本意味着在18岁同龄人中走上了人生巅峰,有99%的机会找到一份足以谋生的好工作,而且可以随便换工作;而去俱乐部青训,对于大批鲁能绿城崇明岛同龄人来说,你连中等生都算不上;你在几万名孩子中挣扎,只有1%的人能够在中超站稳脚跟,等你想换工作时,才发现无路可走
不知道专家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选。
2、溺爱25年,中国足球最终成了败家子
从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展以来,男足球员就是体坛收入最高的那群人。在郎平给金牌等身的女排球员下面条的时候,男足已经制造了几百个千万富翁。大量的社会资源、赞助资源、媒体资源给了男足,越落后越投入,越投入越落后,如今终于成为了现在败家子的样子。
你们厉害了啊,什么快马浪子、千杯不醉,什么文体配,什么二婚三婚空姐嫩模,什么Ktv斗殴,纹龙纹虎整个中超赛场像社会人斗殴。要不要球迷给你们双击一个666啊?
反倒是乒乓、羽毛球、女排、体操、游泳等项目,因为没有人关注,所以更需要用成绩来实现生活的提升,也因此冠军不断,更不会曝出什么丑闻,甚至在国家队谈个恋爱都要打回省队,这样的队伍,如何不胜。
3、科技文化体育强国,足球只是微乎其微的小部分。
还有很多人说,中国足球落后是因为外国最优秀的人在踢足球,国内最优秀的人在985,还有人要求多引进些成绩优秀智商高能考985的好苗子来踢球,这种论断可笑。
我们提出过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来说,足球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只是由于关注度高,现在每年近千亿的资金涌入足球领域,这实在值得深思。
如果足球仅仅是当成大家的兴趣爱好,那就不说了,但是如果把足球上升到国家层面比贡献,恕我直言,把94年至今所有足球运动员的价值贡献加起来,能不能比过马、李、雷等企业家或者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中的任何一位,都是疑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什么时候我们把足球当成一个职业一个爱好,跟社会上大多数职业一样艰难谋生的时候,中国足球才有崛起的可能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4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