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这个皇帝的两大徒弟,一个当皇帝,另一个是贼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这个皇帝的两大徒弟,一个当皇帝,另一个是贼

五代十国是历史上一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在那段历史中,出现了太多的帝王,无论是地盘大小,兵马多少,反正有点势力,就敢称王称帝,而按照史家的习惯,无论时代多么混乱,总要找一个“正统王朝”来做主线的。因此,梁唐晋汉周也就成为了当时的正朔。原因也很简单,毕竟五代的第一个小朝廷后梁,是直接终结了大唐王朝,而最后一个后周,又把江山让给了赵匡胤的大宋王潮。所以,这层承上启下的关系,也让五代成为了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页。

五代的几位帝王,自然也就是那混乱的六十多年中,可以被后人承认的正式皇帝,这些皇帝的故事当然也得到了史家更多的笔墨,可以说他们各有各的特点,比如昏聩残暴的朱温,多才多艺但越老越糊涂的李存勖,儿皇帝石敬瑭等等。在这些位帝王中,后周太祖郭威似乎并不如前几位更有知名度,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郭威才是五代各开国帝王中,最有作为的。换个角度想,如果郭威能力不够,后周又怎么能持久呢?赵匡胤又凭什么结下这大好江山呢?即使说后周的兴旺少不了柴荣的功劳,但柴荣可是郭威一手培养起来的“义子”,这其中就要解释一点了,为什么郭威要把皇位传给柴荣这个干儿子,而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呢?

因为郭威的儿子早在郭威称帝前,就被郭威当时效力的后汉朝廷杀掉了,这也是郭威代汉立周的一个原因,后汉猜忌郭威,郭威更仇视后汉。可问题是,郭威成为了皇帝,但是儿子没了,继承人只能选择内侄,也就是他夫人的侄子,柴荣。因此柴荣继承皇位后,自然也就要以“儿子”的身份,而非侄子的身份了。但郭威不仅培养了柴荣这一个继承人,可以说,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称其为郭威的亲传弟子不算夸张,因为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等内容,全是跟郭威学的。当年郭威成功取代后汉,靠的就是自己掌握军权,而后以出征为理由,率领后汉主力精锐部队先离开京城,没走多远,又回来“威胁”京城,这样才得到了皇位,建立后周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历史上的赵匡胤当然是郭威的“徒弟”,但郭威的影响力还不止是他在掌权后的作为,他在年轻时,也有很多行径,被后人学走了。比如,《水浒》中描绘的花和尚鲁智深,也是郭威另一个知名的“徒弟”,当然,说鲁智深学郭威,不可能是鲁智深自己的行为,而是《水浒》的作者,安排鲁智深“学”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要从郭威年轻时说起,郭威在做底层军官的时候,经常仗着自己身体素质好,整体喝酒闹事,当然,郭威闹事绝大多数不是无理取闹,但毕竟郭威身手好,脾气大,再加上有些势力,所以他下手的时候,就比较狠。比如有一次,他在酒醉之后,故意去找当时一个恶霸的麻烦,那个恶霸在当地市场的一个屠户,整天仗着自己有把子力气,欺行霸市。而郭威要动手,也总要找理由的,郭威的理由就是,奉上头命令来卖肉,并且让这个屠户亲手给自己切肉,但不管这个屠户怎么切,郭威都说他切的不对,挑肥拣瘦,最终激怒了屠户,跟郭威动起手来,结果,郭威在激动中,打死了屠户,人命关天,郭威也只能逃亡异乡。

怎么样?这个故事是不是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很像?鲁达就是为了搭救金翠莲,故意找郑屠的麻烦,理由也是封军令卖肉,一会儿要瘦的,一会儿要肥的,又一会儿要寸金软骨。最终激怒郑屠,两人动起手来,结果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只能出家五台山,最后成为了鼎鼎大名的鲁智深。虽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原型正是来自后周太祖,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郭威有两个“徒弟”,一个是赵匡胤,最后成为了皇帝;鲁智深却只能落草为寇,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贼”。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老乐的这个观点呢?欢迎各位留言执教,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313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