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父母是兄妹,李鸿章等8个子女不仅正常,还都成栋梁

父母是兄妹,李鸿章等8个子女不仅正常,还都成栋梁

清朝末年,李家的四公子李文安,一次回家时看到自己的妹妹趴在灶台上就睡着了,念及妹妹干了一天的活特别辛苦,李文安随手便把自己的外套搭在妹妹身上。这一幕正好被李文安的父亲李殿华看见,看到儿子和女儿关系这么好,就让他们成了婚。

《雷雨》剧照

后来,李文安和妹妹生下了六儿两女,六儿分别是李翰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他们都成为了栋梁之材。李鸿章更是兄弟几个中最为著名的重臣,还被慈溪太后称为“再造玄黄之人”。可是,因为出身问题,李鸿章一度被人骂惨。

李鸿章

为什么近亲就不能结婚呢?

首先,这其实是本能,哺乳类的动物基本上都会自觉避免近亲繁殖,连大熊猫都知道近亲发情期需要回避。

在中国古代,虽然有近亲结婚的现象,比如:吕后把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自己的亲儿子;陆游和表妹唐婉也搞过恋爱,还留下了千古名篇《钗头凤》;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娶的就是自己舅舅的女儿;《红楼梦》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也是表兄妹关系……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近亲往往都是“表亲”关系。他们能够结婚,除了为了“强强联合”壮大权力外,还有就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或者,干脆因为穷,娶不上其他人家的孩子。

但是,像李鸿章父母这样,“亲兄妹”结婚的,实在少见。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按照姓氏划分堂表亲,并且一般(这个词甚至可以去掉)都是子(儿、女)随父姓,母亲这边自然而然就成了外亲。同宗兄妹结婚,那就是有违伦理了。

周代出现的“同姓不婚”的规定,就是对近亲结婚认识的产物,凡同姓不管血缘关系有多远、隔了多少代也不能结婚。明代《明律▪婚姻》规定,同姓结婚者,按照通奸罪论处,连主婚人也要受处罚。

这也难怪别人拿李鸿章的出身来骂他了,因为他父母的结合不仅有违伦理,还违犯传统规定。

不过,拿现在的眼光来看,李鸿章兄妹8个,在身世上应该是存在问题的——起码不全是亲生的——不然为何都是“健康人”?

“近亲结婚是存在风险的”,这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的常识了。达尔文的出现,也算给了这个说法比较明确的科学论证。不过,达尔文却和自己的表姐近亲结婚,10个孩子中3个童年夭折3个终身未育,在达尔文家族的62名后人中,38人没有孩子。

欧洲的王室,也有着近亲结婚的现象,据说“秃头”就是近亲引起的基因病。

在中国,近亲或者说表亲结婚也存在类似的风险,即使因为上述说过的一些原因结了婚,那些生出来的有缺陷或疾病的孩子该怎么办呢?一来就当时的医疗条件看,这些孩子是很难存活下去的;二来,古时的人道德观念和亲情观念并不像现在这样,“有问题”的孩子,好多在出生后就被直接遗弃了。

从李鸿章兄妹8人以及李鸿章父母的生育情况来看,并没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李家运气好?其实,李鸿章的父母,根本不是兄妹。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也懂一些医术,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的孩子能读出个功名。 一天,李殿华在回家途中看到一个女孩被遗弃在路边,还得了天花。李殿华心生怜悯,把这个女孩带回家治好了病还做了自己的养女。尽管这个女孩脸上有麻点,但是勤劳能干,李殿华就把她许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文安。

虽说两人并非亲生兄妹,但实有兄妹之名,婚后难免受人嘲笑,但他们两人却不在意。后来李文安官至刑部侍郎,李母83岁寿终,被清廷追封为一品侯夫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182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