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总是让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那就大错特错了​

总是让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那就大错特错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在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你们也会让孩子懂得求助吗?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想喝饮料,爸爸给买了一瓶,但是孩子拧不开瓶盖,想要爸爸帮忙,而爸爸认为儿子没有足够努力,想着:男孩子怎么可以什么事都要求别人帮忙呢?

因此,爸爸对小男孩说:“自己拧开,拧不开就别喝了。”

最后,孩子还是没有喝成饮料。

或许很多父母认为,这是为孩子好,是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自解决问题”的道理。

其实,在孩子大脑中形成的认识则可能是:我需要帮助,可我最亲近的爸爸妈妈不会帮我。

图片/网络

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是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但如果一味地强调让孩子“自己做”,很有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帮助,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路易斯·科佐利诺曾说过,一个孩子的生存竞争力,不取决于他自己能够独自做多少事,而取决于他能够获得多少他人的帮助。

更何况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与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我们不仅需要独立做事情的能力,还需要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这两项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缺一不可。

懂得求助的孩子,才懂得保护自己

就在前不久,南京有一位3岁的小女孩和爷爷走丢了。

图片/网络

在熙攘的人群中,她找不到爷爷的身影,可她却没有哭闹,看到旁边一位阿姨和妈妈的年龄相仿,就勇敢地上前求助:

“阿姨,我找不到家人了,你能帮我报警吗?”

阿姨把她带到附近的警务站后,小女孩告诉民警:

“到了幼儿园我就认识家了。”

等到民警把小女孩带到自己熟悉的幼儿园,小女孩欢快地跳起来,立即带着民警朝家里走去,找到自己的亲人后,还不忘介绍:

“是警察叔叔把我送过来的。”

图片/网络

环境陌生、亲人走丢,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成长的一大逆境,可小女孩却懂得勇敢地求助合适的人,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可以说,我们教会孩子独立,更要教会孩子懂得求助,这两者并不矛盾。

敢于向他人求助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才能真正让自己脱离险境。

懂得求助的孩子,往往更加优秀

没有人可以独自解决所有的困难和问题,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向他人求助,越是懂得求助,他们也会越来越成功。

乔布斯在1994年接受硅谷历史协会访谈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有件事情非常之正确,就是多数人缺少人生经历的原因是他们从来不去求助。”

而乔布斯本人,正是一个懂得求助的“高手”。

当12岁的乔布斯想要设计一个机械装置时,却一直卡在一个环节上,无论他怎么尝试,都还是想不通。

相信这时候,大多数的孩子不是一直没有效率地死磕到底,就是直接放弃。

可乔布斯却拿起了电话,打给了当时大名鼎鼎的硅谷之父、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特。

万万没想到,比尔·休特的电话竟然接通了,乔布斯万分激动,自我介绍后便立刻提出自己的问题:

“你好,我叫乔布斯,我12岁,是个中学生。我想做一个频率计数器,我就想问问你有没有多余的器件可以给我用?”

电话那头的比尔·休特笑了,但他并没有拒绝乔布斯的提问,而是耐心地解答了乔布斯的问题,还给了他频率计时器的器件,并邀请乔布斯来自己公司实习。

乔布斯说:“这消息真是把我乐坏了。”

图片/网络

作为一个孩子,12岁的乔布斯敢于向大人物求助,通过一个求助电话,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难题,还打开了自己的新世界。

之后,他的身影出现在了惠普公司的生产线上,虽然工作辛苦,但后来的乔布斯却回忆说:

“我觉得自己简直在天堂”、“在那个夏天学到了很多”……

9年之后,乔布斯和同伴沃兹在地库创办了苹果公司,产品风靡全世界。

懂得求助的孩子,往往会抓住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机会,处理事情也能够随机应变,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懂得求助的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遇到问题,积极向他人寻求帮助,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还能与外界建立有效链接,更容易与人形成融洽的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的成长拥有多种可能性,通过向他人求助,孩子可以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持续地进步与成长。

图片/网络

一个人处理难题的方式,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认知层次,孩子学会求助,是一种优秀的能力,使得孩子多一份生存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机会。

作为父母,我们要及时回应孩子,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离得更近》一书中写道:

适度依赖能让你融合亲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时仍保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并且在需要时乐于请求别人的帮助,而不觉得自责。

很多父母总是认为帮助孩子,会使孩子严重依赖自己,无法自立。其实,一味地拒绝孩子,会使孩子更加挫败,缺失安全感。

让孩子学会独立和主动寻求帮助,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让孩子懂得适度依赖。

我们要积极并且及时地回应孩子提出的合理求助,如果孩子的要求过分,要坚决而温柔地拒绝,并向他解释其中的原因,引导孩子独自完成。

只有让孩子适度依赖,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才能建立安全、有效的亲子依恋关系。

图片/网络

不轻易指责孩子的错误,孩子更善于求助。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却不想让父母知道呢?”

其中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因为父母会责怪孩子,认为受委屈是孩子的错。”

当孩子向我们求助时,一味地指责和打击,只会让孩子失去向外界求助的能力,慢慢走向更多的弯路。

所以,当孩子拧不开瓶盖时,我们可以先帮助孩子,同时对他说:“我知道你力气小拧不开,等到你长大了,有力气了,相信就可以自己拧开啦!”

当孩子成绩不好,我们与其破口大骂,让孩子宁愿选择不诚实而“造假”去改分数,还不如倾听孩子的内心,帮孩子出出主意,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实,当孩子身处逆境、受委屈时,他们最需要的仅仅只是父母简单的一句话:

“孩子,没关系,我理解你!”

图片/网络

美国心理学家史威德与他的同事曾对184个青少年进行了长达12年的调查跟踪,研究发现:

愿意求助的青少年,更有能力在未来独立生活,或做出独立、成熟的判断,并且懂得运用资源,协助解决问题,更能够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有人说,一个人自我进化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助,一种是求助。自助是依靠自己擅长的能力,向内生长,求助是弥补自己缺乏的能力,向外生长。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护着孩子,也不可能让孩子一味地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无厘头地死磕和挣扎,就如人气作家沧海镜所说:“寻求帮助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独自一人是很难生存的。”

因此,懂得适度向外界寻求帮助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风雨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优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50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