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枭雄现世,也是一个寻找机会的普通人
民国奉系军阀大佬张作霖可谓传奇一生。自出生起,平凡中处处透漏着不平凡。放在大街上一个162cm的人真的没有任何存在感,可就是在这弱小的身躯里,藏着一副不甘平庸的灵魂。
翻开当今中国的雄伟版图,坐落在辽东半岛北部平原上,也就是现在钢都鞍山市西南不远的海域,曾经有一个很不起眼、古老又偏僻的小县城。
历史追溯到1875年的一个深冬。
“哇”的一声,在这凄苦的、洪荒般沉寂的早晨,棚户区中部的张有财家传来了一声男婴洪亮的啼哭声。坐在院墙外的张有才抽着大烟,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张有财的第三个仔。张有财一生中也只有这三个孩子,而这三个孩子中最争气的却是他最不看好的三儿子。
几个月后,张有财一家发现这个孩子只吃不会长。躺在母亲怀里,这瘦猴般的婴儿,一边用鸡爪似的细手紧抱母亲并不丰满的乳房,羊羔般地用力猛吸;一边又用他那双古灵精怪的大眼睛好奇、警惕的看着这个世界。
张有财眼里对这个孩子透出不喜,等到了该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云淡风轻般从嘴里飘出四个字:“张老疙瘩。”
张作霖最初的名字就这样被父亲随意的取下了。张有财给他取的这个不雅的名号,说明他从小身体羸弱,而且暗含这户来自燕赵大地,骨子里崇武精神的人家,对这瘦猴似的孩子的轻蔑,还有埋怨。
张有财心不在焉的给张作霖起名的时候,一颗心正在赌局上游走。年轻时候的张有财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赌徒天赋,又舍得下功夫。
闲时,他常将赌具麻将、筛子放在一边细心琢磨——用棉布擦拭赌具背面,观察其纹理,辩其异同,掂其轻重,反复揣摩、烂熟于心。对各种人物的出牌招数及心理掌握的一清二楚,并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就这样,他成了海城一带有名的赌王。
发家之后,他前后娶了两位妻子。邵氏为他生了一女,可他重男轻女观念很重,邵氏抑郁而死。于是他又续娶王氏,王氏争气,一口气生了三个带把的,就这是张作泰、张作孚、张作霖。
他这三个儿子一副吊样,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张作霖相对好一点,可也差强人意。
张作霖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虽然读书不多,早早地离开学堂,可张作霖自幼聪明,鬼点子颇多,他凭借几年私塾的底子以及鬼聪明,在以后派上了大用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张作霖不喜欢研习经史,却像所有的阴谋家、野心家一样,对一部充满了谋略的《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他把《三国演义》反复研读、烂熟于心,以致融进他的血液,成了他以后在人世间升腾的翅膀和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有力的源泉和思想武器。
然而,张作霖的少年时光与他“说散就散。在他14岁那年,张有财与一个绰号为王莽子的人进行了一场“豪赌”。王莽子不仅把家产输光,甚至把媳妇也输给了王有财。深感受辱的王莽子恨得眼睛出血,发誓报复。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皎皎月夜、凉风习习,这样的夜晚非常美好。又赢了一大笔钱的王有财嘴里哼着小曲,得意的在月下漫步。待他经过一条偏僻的小道时,埋伏已久的王莽子一窜而出,报仇心切的他直接下了死手,一棒槌打在张有财头上,张有财哼都没哼一声,就死在荒郊野外了。
男人死了,家里的半边天也就塌了。张作霖的母亲将小院卖了、丈夫葬了,无奈之下带着一家五口,投靠娘家去了。
娘家人厚道,可也招架不住这么多张嘴。好在,邵氏的女儿不久嫁人了;不到两年,张作泰、张作孚也大了,很快成家立业,也分开了。
张作霖此时已经十六七了,却像一团死面疙瘩一样,发不起来。张母看着张作霖不由心疼。到了该学会谋生的时候,日渐衰老的张母千方百计挪凑出一笔钱来,给他置齐了锅炉灶屋,让他学着做包子卖,期望他学会这门谋生的手艺,也省的受罪。
张作霖人小心灵巧,包子做得好,可他的心思不在包子上,生意做的吊儿郎当,卖的还没有吃的多。久而久之,生意做不下去了,张母无可奈何,便问:“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
“我想当货郎,这活好玩,也长见识。”张作霖笑嘻嘻的答。张母叹了口气,只得答应了他。
张作霖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在走遍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县城村落后,他发现人们离不开马。其时,他的母亲因为生计,嫁给了一个兽医。张作霖就要求跟继父学手艺,他心灵手巧,悟性也高,很快成为一个医术高明的兽医,其名声和本领超过了继父。
张作霖不信命,有次在村头听书,听到了陈胜吴广起义,其中有句话像枪弹似的击中张作霖心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深以为然,并且从此植根心底。
他也许天生就是一个将军,从小就向往在马背上驰骋,他对马匹有一种特殊的喜爱。尤其是骏马,成了兽医的他不仅随时可以接触到马匹,而且喜欢上骑马,又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骑马好手,练出一身高超骑术。
就在此时,张作霖身上那份不安定、天性中的诡谲善变被激活了。他开始不安于现状,好端端的兽医扔下不干了,跑到一个位于官道边的大车店当伙计。看起来,张作霖做了件傻事,其实,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消息灵动的地方,他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南来北往的客人相互交流中偷听、观察、收集、判断、摸索。很快,一个躁动不安的,危险与机遇并存的世界,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在这些南来北往的客人中,有的是商人、侠客、学士;有的则是土匪、混混。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张作霖就在这里寻找属于他的机会。
他总是趁着端茶送水的时机,虚心向大土匪请教骑术,利用他的小聪明鬼点子讨这些人欢心。就这样,一些招揽人手的土匪注意到了这个又机灵,又会巴结的小伙计。两年后,“张老疙瘩”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
他像一颗柔韧的青藤,一直在东瞄西瞅,寻找向上的时机。这个时机,终于到来。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7177.html